浙江杭州,一女子骑电动车上班,半路上摔了一跤,人没咋地,电动车竟齐刷刷的分成了两截。事后,女子将这件事发布到了网上,吐槽电动车的质量问题。没想到,品牌方坐不住了,直接将女子举报了,说女子恶意污蔑,女子也较起针儿来,怒怼:非要证明“我爸是我爸,我儿是我儿”吗?那我就证明给你看... 浙江杭州的小李是个普通上班族,她早上九点多骑电动车上班,路过小区34号楼时,突然感觉被人从背后猛推一把,连人带车摔在地上。 等她龇牙咧嘴爬起来,低头一看差点惊掉下巴,电动车大梁齐刷刷断成两截,切口平整得像拿电锯切的。 小李觉得这事儿太戏剧性,回家就把监控视频剪了发到了网上,本意是让网友乐呵乐呵,没想到播放量蹭蹭涨到70多万。 可没两天视频就被投诉下架了,理由是品牌方一直严格质检,她骑的肯定是套牌车,还附了份质检报告。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视频爆火前,一个顶着"某迪电动车"名头的账号就私信她,又是道歉又是说要派专员处理,让她提供车辆信息。 小李留了个心眼没给,结果转头就被扣了顶"恶意污蔑"的帽子。 为了自证清白,小李专门拍了条视频,拿着钢丝球在车标上猛擦,擦得车身都是划痕,标志愣是纹丝不动。 她又扒开车架给铭牌来了个特写,上面清清楚楚刻着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字样,型号、制造年月都全乎着。 说白了,这明摆着不是路边摊贴的假标。 可品牌方却表示,正品车架号都是7794开头的15位编码,而小李的车上没有,就是套牌。 为了核实这话,小李和记者在路边转了转,发现停着的同款电动车里,有的确实能找到7794开头的编号,有的翻来覆去就是找不着。 话说回来,品牌方这波操作也挺让人看不懂。 一上来就投诉删视频,非说人家骑的是套牌车,可手里攥着质检报告,却不肯派人上门验车。 有懂行的人说,质检报告这东西,只能证明送检的那批样品合格,跟小李这辆具体的车压根不是一码事。 现在这事的画风早就变了。起初网友还在调侃"电动车劈叉",后来全盯着品牌方的处理方式看。 之前也有类似案例,某手机品牌用户发帖说手机死机,品牌方也是直接投诉删帖,结果反而把小事闹大,最后不得不公开道歉。 说白了,企业处理负面的逻辑很重要:要是真觉得车有问题,上门验车一看便知; 如果是套牌,拿出证据来比投诉删视频更有说服力。 二手车交易没合同,车架号规则不透明,普通消费者遇上这事,举证难度太大了。 而品牌方,与其拿着质检报告强调自己没问题,不如想想为啥同款车车架号不一致,为啥三年的车会突然断梁。 只能说企业面对问题的态度,有时候比问题本身更影响口碑。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用户18xxx28
没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