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军战士何源海在对越反击战中,中弹牺牲被追为一等功臣。哪料,2年后,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7-01 00:03:09

1979年,我军战士何源海在对越反击战中,中弹牺牲被追为一等功臣。哪料,2年后,他的一等功不仅被撤回,还被家乡人讥笑:“贪生怕死!“ 主要信源:(凤凰卫视——对越反击战“烈士”复活回国 境遇剧变英雄成“叛徒”) 1957年出生的何源海,家乡在湖北鄂州黄山村。 他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是聋哑人,家庭重担落在哥哥肩上。 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何源海性格坚韧乐观,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 他听村里老人讲过不少解放军的故事,心里早早种下了参军的念头,想着既能报效国家,也能改善家里生活。 1978年国家征兵,何源海毫不犹豫报了名。 他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481团,当了一名普通战士。 在部队里,他枪法特别准,军事素质也过硬,很快成了连队里的神枪手。 有次演习,他带着战士们利用地形巧妙完成任务,立了三等功。 这让他更坚定了在部队好好干的决心。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何源海所在的部队开赴广西前线。 战场比想象中残酷得多,但何源海没退缩。 他凭着精准枪法,打掉了不少越军的机枪手和狙击手,在部队里传开了名声。 3月2号那天,他接到个危险任务,要带冲锋组穿插到敌人后方,切断越军退路。 他们一路奔袭到坤子山,找到有利位置开始阻击。 越军发现退路被堵,疯了一样朝他们开火。 子弹打得石头碎屑乱飞,何源海和战友们躲在石缝里还击。 他枪法准,敌人机枪手一露头就被他干掉。 可敌人火力太猛,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他自己也挂了彩,军装都被血染红了。 越军调来迫击炮轰击他们的阵地。 炮弹炸得地动山摇,何源海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部队增援赶到时,阵地上血肉模糊,分不清谁是谁。 其实何源海没死,只是昏死过去。 等他缓过劲想爬起来,却听见有人说着越南话。 在越南人的战俘营里,何源海吃尽了苦头。 越军想从他嘴里套情报,对他用刑。 他咬紧牙关一个字不说,伤口发炎高烧不退也硬撑着。 几次想自杀都没成,后来听说两国在谈交换战俘的事,他才看到希望,决定活下去等机会回国。 1981年3月,何源海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 他满心欢喜地回到黄山村,却没想到等着他的是晴天霹雳。 部队来人宣布撤销他的烈士称号,收回一等功。 村里一下子炸了锅,有人喊着要砸掉给他立的纪念碑。 当天晚上,村里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他叛变了,有人说他当了越南间谍。 何源海听着这些闲言碎语,心里像刀割一样。 他知道要证明清白不容易,但没想到连从小长大的乡亲们都不信他。 实在受不了村里人的指指点点,何源海带着母亲离开家乡,去了外地一个农场。 在新地方,他整天埋头干活,很少跟人说话。 母亲心疼他,劝他想开点,他只说:“妈,我没事,能扛住。” 白天干活时,他总想起牺牲的战友,想起战场上的日子。 虽然农场生活清苦,但至少不用天天听那些戳心窝子的话。 在农场熬了几年,何源海终于鼓起勇气联系了部队的老战友。 老连长和战友们听说他的遭遇,都替他着急。 他们开始到处跑,帮着收集证据,找上级反映情况。 这些老兵们一趟趟往有关部门跑,把当年战斗的细节、何源海被俘的经过都说得清清楚楚。 他们知道,何源海在坤子山阻击战中立了大功,被俘后受尽折磨也没屈服,这样的战士不该受委屈。 经过战友们多年奔波,事情在2009年有了转机。 国家核实情况后,恢复了何源海的伤残军人身份,给他发了补贴,名誉也恢复了。 村里人这才知道错怪了他,当年喊着要砸纪念碑的人,现在见了面都躲着走。 2010年,黄山村建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馆,何源海的事迹被郑重地记录在里面。 老连长特意来看他,开导他放下包袱。 何源海终于解开心结,穿着旧军装去了凭祥山烈士陵园。 站在战友们的墓碑前,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这些年压在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 现在的何源海有了自己的家庭,日子过得平静。 他常说,不管是牺牲的烈士还是活下来的老兵,只要是为国家拼过命的,都值得被记住。 他这一路走来不容易,从被捧上天的战斗英雄,到人人唾弃的“叛徒”,再到重获尊严的老兵,每一步都走得艰难。 好在最后真相大白,他的名字终于能堂堂正正刻在历史里。 每当有人问起当年的事,他就说:“都过去了,活着回来就好。”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2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