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爷脑出血去世,医生呼吁:夏季吃降压药,千万注意这4件事 68岁的

九九爱科普 2025-06-30 23:17:28

68岁大爷脑出血去世,医生呼吁:夏季吃降压药,千万注意这4件事 68岁的张大爷是社区里有名的“养生达人”,每天清晨准时晨练,饮食清淡,降压药也从未落下。可今年入夏后,一场意外却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某天午后,张大爷浇花时突然晕倒,送医后确诊为脑出血,不到24小时便离开了人世。医生翻看他的用药记录和当天的体征数据后,叹息道:“高温天里,吃药方式不对,太危险了!” 一、服药后别急着“追太阳” 张大爷习惯午睡后浇花,但夏季服药后半小时到两小时是降压药作用最强的时候,此时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若此时暴露在高温下,体表毛细血管进一步扩张,体液蒸发加速,血液黏稠度上升,极易引发脑供血不足。 医生提醒:夏季服药后两小时内尽量待在阴凉处,避免剧烈运动或暴晒,尤其是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弱,更需警惕。 二、别擅自“减药停药” 张大爷见夏季血压平稳,便自行减少了药量。然而,降压药的作用是长期、持续的,随意减量会导致血压波动,甚至引发“反跳性高血压”。 医生强调:血压变动大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切勿凭感觉增减。 三、补水要“细水长流” 张大爷平时不爱喝水,夏季出汗多却未及时补水,导致血液黏稠,心脏负担加重。 医生建议:夏季补水应小口慢饮,分次进行,每次150-200ml为宜,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稀释药效。同时,少喝含糖饮料或凉茶,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四、警惕“药食相克” 张大爷爱喝葡萄柚汁解暑,却不知这种饮品会抑制肝酶,导致降压药浓度升高,副作用增强。医生提醒:夏季饮食要清淡,避免高钾食物与保钾类降压药同服,慎用含甘草的中成药或解热镇痛药,以免引发电解质紊乱或肾毒性。 张大爷的悲剧为所有高血压患者敲响了警钟。夏季用药,不仅要遵医嘱,更要关注细节,让药物在合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0 阅读:1062
九九爱科普

九九爱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