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后才懂家庭呈现最佳状态,秘诀在于“反人性”经营 五十岁后才懂:家庭向好,需“反人性”经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提及家庭,许多人眉头紧锁,满心苦水。当一对夫妻携手走过五十载,儿女也步入成家立业的阶段,此时回望家庭,便会深刻领悟:经营家庭的核心,在于经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和万事兴”,其本质是“人和”;“百善孝为首”,关键在“人心”。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成员往往具备“反人性”的特质。 释放本性,家庭乌烟瘴气 在《聊斋志异》里,河北卢龙县的安大业天资聪慧又勤奋读书。母亲预言他会有好运,能娶公主为妻,他听后更加努力生活。成年后,安大业果真娶了云萝公主,还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公主喜称其有福相、将来必成大器,取名“大器”,给予诸多关爱与财富;二儿子出生,公主却厌恶地说他是“豺狼”,甚至想扔掉,安大业不忍,取名“可弃”。可弃年幼时,公主便称其与谁八字都不和,还为他定下被众人唾弃、行为不端的侯家女儿为妻。 这个家庭的问题一目了然。父母主观地给孩子贴标签,偏爱可能成器的孩子,打压不争气的孩子;儿女心怀私心,觉得得到的财富和关爱不均,愤愤不平,得到多的又有恃无恐;每个人都争强好胜,希望家人服从自己,为显“强大”不惜争吵动手。人的本性多以自我为中心,贪婪、自私、见不得别人好、只做喜欢的事、言语反驳,家庭里每个人都释放本性,自然针尖对麦芒,日子不得安宁。 遏制人性,家庭走向和睦 父亲去世后,可弃成年,按父母之命与侯氏成婚。婚后,可弃看着丑陋暴躁、品行不佳的妻子满心委屈,无心赚钱养家,整日与狐朋狗友厮混。侯氏强势逼迫可弃耕种,还从大器手中拿到祖上留下的几亩地。可弃虽对妻子的管教不满,但因侯氏凶悍,只能服从。一次,侯氏为管教可弃,将孩子往地上一扔,抄起菜刀,可弃吓得两腿发软,从此“服服帖帖”,家庭也变得和睦,家业逐渐增加。 蒲松龄说:“悍妇如毒药,但用在败家子身上,是以毒攻毒。”可弃婚后家庭变好,根本在于人性得到有效遏制,“反人性”特点逐渐显现。一是反溺爱,夫妻间爱而不溺,不纵容对方胡来,对孩子也严加管教;二是反偏心,侯氏重新分配家业,追求相对公平,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得到一定财富,内心平衡;三是反拖延,可弃婚后立刻改变,一刻不敢懈怠;四是反贪婪,做事以大家庭利益为出发点,即便行为言语有瑕疵,也能被理解。经营家庭本就是投桃报李的过程,你为家庭付出,家庭也会回馈你。 克制私心,真情温暖家庭 社会学家阿莉·霍克希尔德曾说:“维持关系需要反人性,去付出大量的‘情绪劳动’。”家庭就像一栋房子,人进门后要有主人翁意识,把心思放在大家身上,才是真正的家人。审视自己的家庭,若状况不佳,就及时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睦了,一切都会好转。当然,若有人注定无法和睦相处,那就保持距离。“反人性”并不难,关键在于克制私心,让真情自然流露,如此,家庭方能温馨美满。
这就是人性。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