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戚来借车,说要去二十公里外朋友家,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哪知道他当晚没回来还车
孟嘉佑阿
2025-06-30 10:01:01
一亲戚来借车,说要去二十公里外朋友家,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哪知道他当晚没回来还车。我没他电话,只能问他家人,可没人告诉我车的去向。直到第三天傍晚,车才回来。
那辆白色轿车停在院门口时,车身蒙着层厚厚的尘土,轮毂上还沾着暗红的泥块,车灯边缘裂了道细长的缝。我小跑着过去拉开车门,一股刺鼻的烟味混着呕吐物的酸臭扑面而来,座椅上赫然印着半块油乎乎的鞋印。
“表哥,真是对不住!”表弟小王从副驾跳下来,棒球帽压得极低,“朋友临时说要去邻省谈生意,盛情难却......”他的解释被引擎盖下传来的异响打断,滋滋的漏气声像漏气的气球,听得人心里发毛。
我强压着火气打开引擎盖,水箱冷却液漏得见底,皮带裂了道大口子,连保险杠都歪向一边。“去邻省?”我指着仪表盘上亮着的故障灯,“二十公里的路能把车开成这样?”小王的脸涨成猪肝色,嘟囔着要去买烟,转身溜得比兔子还快。
当晚,车被拖去修理厂。师傅举着扳手直摇头:“发动机拉缸,变速箱齿轮打坏,至少得修两万。”我攥着维修单的手直发抖,这可是我攒了三年钱才买下的代步车。给小王打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发消息问他家人,换来的只是“年轻人不懂事,别计较”的敷衍。
更糟的是,三天后收到交警通知,说我的车涉嫌超速闯红灯,被扣6分罚800块。违章照片里,副驾坐着浓妆艳抹的陌生女子,小王正叼着烟单手打方向盘,车速表显示140迈。我气得浑身发抖,冲到小王家拍门,却被他父亲堵在门口。
“不就是借个车?”老王翘着二郎腿嗑瓜子,“你一个开公司的大老板,至于跟小辈计较?”茶几上摆着崭新的iPhone 15,旁边还堆着高档烟酒,哪像是拿不出修车钱的人家?我据理力争,换来的却是老王一记重重的摔门声。
这事很快在家族群里炸开了锅。姑姑们发来消息,有的劝我“家和万事兴”,有的阴阳怪气说“有钱人就是小气”。最离谱的是三叔,竟在群里发了段视频:画面里,小王开着我的车在乡间土路上漂移,扬起的尘土中,他笑得格外张狂。
怒火冲上头顶,我直接把维修单和违章记录发到群里。寂静了十分钟后,小王终于冒泡:“哥,真不是故意的。车修好后我分期赔你......”还没等我回复,他竟退了群。家族群里瞬间热闹起来,七大姑八大姨开始轮番轰炸,有人说我“不顾亲情”,有人质问“是不是想讹钱”。
就在我心力交瘁时,一个陌生号码打了进来。是小王的前女友:“姐,我知道车的事。他根本不是去谈生意,是带着新欢去自驾游,还酒驾撞了护栏......”女孩泣不成声,“我劝过他自首,他却把我拉黑了......”
真相像把锋利的刀,彻底斩断了我对这个亲戚的最后一丝情分。我直接报警处理,又联系律师发了律师函。这下,王家彻底慌了。老王提着礼品上门道歉,膝盖还没弯下去就被我拦住:“该承担的责任,一分都不能少。”
最终,小王不仅全额支付了修车费和罚款,驾驶证也被吊销。家族群里,那些曾经指责我的声音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长辈们“要明事理”“别学小王”的教诲。只是从那以后,逢年过节的家族聚会,我再也没见过王家任何人。
现在,车早已修好,但方向盘上那道淡淡的裂痕始终没去修补。每次摸到它,就会想起这段荒诞的经历。原来,有时候亲戚之间的情分,在人性的自私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而有些教训,必须用痛彻心扉的方式,才能让人真正学会——帮人,要有底线;借车,更要谨慎。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毫无保留的信任。
0
阅读: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