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当着中国的面恶心中国,上合防长会拒签声明还甩锅,结果中国一句回应,让印度尴尬

依秋聊趣 2025-06-29 16:32:06

印度当着中国的面恶心中国,上合防长会拒签声明还甩锅,结果中国一句回应,让印度尴尬了: 6月26日,上合组织防长会在青岛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备受关注的会议,按惯例,参会的10个国家会在结束后发布一份联合声明,把大家达成的共识和成果好好总结一下。 可这次会议结束后,外界等了又等,却迟迟没等到声明的发布。大家都觉得奇怪,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印度在背后"搞事情"! 要知道,这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反恐,按理说这应该是各国讨论如何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的关键时机,可谁成想,印度防长辛格却死活不在倡议里签字,理由是声明里没提印度关心的"跨境恐怖主义"问题,说白了就是没点名批评巴基斯坦。 这可让其他九国代表都傻眼了,但殊不知,这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上合政府首脑会议上,印度就因为中巴经济走廊的事儿拒签支持"一带一路"的公报。更早的时候,以色列空袭伊朗,上合组织发声明谴责,印度也赶紧跳出来说自己没参与讨论。 这一系列操作都指向一个核心——印度总想把上合组织当成解决自家与巴基斯坦矛盾的工具。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那是老问题了,克什米尔的主权争议一直没解决。印度总觉得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尔的分离主义势力,可自己却被曝出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暗中支持分离武装。这种双标行为让其他成员国很不满,中亚国家就曾直言,印度把组织当成了双边博弈的舞台,违背了多边合作的初衷。 这次拒签声明,印度还有更深层的考虑。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印边境局势一直紧张。虽然双方通过多轮军长级会谈实现了脱离接触,但印度心里的坎儿一直没过去。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会后公开放话,说印度要做好对华"持久战"的准备,还宣称边境基础设施短板已经补齐。这明显是在向国内展示强硬姿态,转移民众对国内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要知道,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外资新投资项目同比暴跌了40%,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7%,莫迪政府急需通过外交上的"胜利"来巩固支持率。 另外,印度还想在国际上向美国递"投名状"。近年来,印度积极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退出中国主导的RCEP,就是想在"印太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次在上合组织里搅局,也是为了显示自己能在中国主导的多边机制中制造麻烦,从而换取美国在军事合作上的支持,比如购买F-35战斗机。 可印度没想到,自己的行为让其他成员国很反感。俄罗斯官员私下抱怨,当初拉印度加入上合是想平衡中国影响力,结果却引来了个"定时炸弹"。中亚五国更是对印度的做法不满,毕竟他们更看重地区稳定和务实合作。毕竟就在青岛会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了《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实际上宣告了上合组织正在回归"中国+中亚"的核心框架。 中国在这次事件中的回应很低调,但却很有力量。外交部发言人只是表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各方达成了继续加强战略沟通、维护地区稳定的共识。这种回应既避免了与印度的公开对抗,又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维护多边合作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与中亚国家的紧密合作,巩固了在上合组织中的主导地位。 这次拒签声明,表面上看是印度在"恶心"中国,实际上却让自己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孤立。中国一句轻描淡写的回应,背后是多年来积累的战略定力和对国际形势的精准把控,这才是真正让印度尴尬的地方。

0 阅读:148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