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静态动态整体来看是比较均衡的,如果正式上市后的价格能再降个1-2万,最好来到21万出头这个价位区间,和刚上市的YU7拉开四万的价差,那我觉得G7的压力会小一点,然后比极氪7X还要再便宜一点,这样我觉得是最棒的。说回G7,这就是台舒舒服服的家用纯电SUV,空间大、坐着也是比较舒服的,接下来我展开和大家分享。 试驾车是后驱版,绝对动力没问题,100km/h再加速能力依然充足,但毕竟不是双电机的四驱,所以地板油时的推背感不够炸裂,当然我倒觉得这单电机后驱的动力就够了,双电机电车的动力对绝大多数而言都是过剩的。目前G7还没上市,不知道会不会有四驱版,如果说您预算充足且在东北地区,怕冬天后驱车不保险,那买个四驱的还行,但哪怕是后驱的电车,冬天开个雪地模式一样开。 动力输出线性程度我觉得没问题,不存在说过了某个节点,动力突然断崖式增长的现象。电门踏板线性依旧。 底盘整体还不错。滤震方面,调到舒适模式时,对于路面细碎颠簸过滤得很好,传递到座椅的振动并不突兀;走隔离带和大坑包时对颠簸处理得也不错。底盘滤震舒适性这部分我觉得G7表现不错。支撑方面,舒适模式下后桥上下晃动幅度比较明显,甚至我刚坐上车时感觉后悬架像有点拽不住车尾似的,如果家人容易晕车,那走颠簸路段时最好速度慢点,同时走环岛时侧倾是比较明显的;可当悬架模式调至运动后,后悬架明显收敛速度更快,车尾很快速地被拽住了,多余晃动抑制得非常不错,几乎是没有什么多余的上下晃动。 说到支撑,悬架模式调至舒适的G7,车尾上下晃动会明显比G6要多,幅度要大,G6是能够感受到后悬架在车尾下坠至极点再向上伸张时明显被拽了一下,而拽的这一下是更明显且略显突兀的,而G7则是上下多晃悠几下后才渐渐恢复平稳。悬架模式调到下。 转向这部分我觉得都还好,随速增益做得还挺好,低速原地掉头时很轻松,速度快了会变沉,高速稳定性不错。转向整体是够细腻的,力矩空行程不算明显。 隔音是比较出乎我意料的,风噪抑制得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和外观造型有关,大概是70km/h开始加速,到100km/h左右,风噪好像并没有很明显的增加,相比之下路噪会更大一些。虽然G7采用无框式车门,但高速行驶时前排侧窗位并没有出现风的呼啸声。 G7的抬显显示功能极为丰富,而且还能跟着导航显示动态效果,直接在前方道路上就把要走的路用箭头给铺上了,确实很直观很清晰。但或许是我没用惯这样如此智能的抬头显示,我在看里面显示的路标时感觉会有点迷糊,不是说我脑瓜子生理上的迷糊,而是说我在纠结是看路还是看抬显上显示的箭头,我估计开时间长了习惯就好咯。 再简单说说静态部分。 G7我觉得它静态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极为出色的空间表现和座椅舒适程度。 主驾座椅调至我身高187合适驾驶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间大约有2拳;当我头和后背完全贴在后排座椅靠背和头枕上时,我脑瓜顶距离车顶天幕玻璃差不多有1拳。综合这样的乘坐空间,我觉得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空间需求,真是很宽敞,肯定比毛豆Y要大要宽敞,好像也比极氪7X宽敞些。 座椅填充物很饱满厚实,后排两侧座椅的坐垫外侧居然还有很明显的凸起,这对我而言是相当舒服的,因为像我这种个头的人坐后排时,哪怕G7座椅已经够长了,但腿部承托还不是完全充分的,所以当我以最自然自在的角度坐后排时,外侧的腿就会碰到门板,而座椅有了支撑后,我大腿侧面就被挡住了,就有东西支撑了,所以我说很舒服。 用料这部分整体和G6算是在一个档次,中控台下方依然是大面积硬塑料,没有G9用料那么好;另外中控台最前沿,与风挡下方相连区域是有三种材料,在室内看这个区域有些杂乱。 车机流畅度没问题,支持自定义的部分也和当前主流车机大差不差,只是我觉得车机界面设计不是很清爽,估计也和我看惯了那种白色为底色的车机有关,使用上没问题。 想起来G7内饰一个不太好的点,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咋没有拉手呢,就得从头枕那儿往下拽,怪费劲的。 看完G7静态部分后,它的座椅舒适程度配合上大空间确实很打动我,能让我这种身高187的人坐得很舒服很惬意,大块抬显显示功能确实丰富。接下来我说说我的体验感受。 关于车尾我有个问题,这样的设计语言导致车尾是很往外凸的,我总觉得如果倒车倒大劲儿了,玩意碰到了后方障碍物,有没有可能先碰到尾灯组呢,而尾灯组又是维修更换成本最高的一个部件,这样或许无形中增加了用车成本,当然话说回来不撞不就完了哈哈哈。 我个人建议大家买G7最好选上全黑轮毂,双色的轮毂我觉得样式一般般,还好20英寸轮毂尺寸够大。【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小鹏G7正式上市,售价19.58-22.58万,相比23.35万的预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