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被杀,彼时他的妻子和女儿已沦为大元宫奴,得知文天祥身死,妻子欧阳氏含泪前来收尸,意外发现文天祥的衣袋间藏着一张纸条,欧阳氏看完纸条后泪流满面,之后便自尽了。 文天祥,江西吉安人,1236年出生,从小就是个读书种子,家里书堆得跟小山似的。他爹爱藏书,文天祥打小跟着念经史,特别喜欢忠臣烈士的故事,捧着书不肯放。到了21岁,他去临安赶考,宋理宗亲自出题,文天祥提笔就写,洋洋洒洒万把字,文章条理清楚,文采飞扬,考官看得直点头,皇帝也夸,当场赐名“天祥”,封了状元。从此,他名气大振,街头巷尾都在传这个年轻才子。 当了官,文天祥没闲着,朝廷里贪官多,权臣贾似道一手遮天,他看不下去,几次上书骂得痛快。有一回朝会,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着贾似道的鼻子开喷,朝堂上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贾似道脸都绿了,可拿他没办法。1275年,元军打过来,宋朝眼看要完,朝廷急了,派文天祥去募兵。他二话不说,卖了家里的田宅,买兵器、筹粮食,亲自跑去街头喊人,几天就拉起几万人的队伍,带着大家奔赴前线,杀敌保国。 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打仗时被元军抓了。元将张弘范想拉他下水,文天祥站在船上,眼睛瞪得像刀子,硬是没低头。送到元大都后,忽必烈亲自出马,许他大官厚禄,文天祥坐在牢里,身上锁着铁链,抬头就说:“我是宋朝臣子,只知道忠义,宁死不降。”三年牢狱,元军各种折磨,鞭子抽,饭不给吃,他愣是没屈服,抓着笔写了《正气歌》《过零丁洋》,字里行间全是报国的血性。 1283年1月,元大都柴市口,文天祥被押到刑场。47岁的他,穿着破烂的袍子,双手被绑,却站得笔直。他面向南方,跪下拜了拜,像是跟故国告别,然后站起身,平静地等着行刑。刀落,人倒,血染了一地雪,围观的百姓有的偷抹眼泪,有的低头不语。元军驱散了人群,刑场很快空了,雪盖住了血迹,像是啥也没发生过。 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这时候已经跟女儿柳娘一起被抓进元宫当奴婢。听说丈夫死了,她拼了命求元廷,让她去收尸。到了柴市口,她跪在文天祥身边,擦掉他脸上的血污,整理他破烂的衣服。收拾时,一张纸条从文天祥的衣袋里掉出来,墨迹还没干。欧阳氏捡起来一看,纸上写着对妻子和女儿的嘱托,说国家虽亡,他的志向不变,死了也不后悔,希望她们坚强,别丢了他的脸。欧阳氏读完,泪水止不住,滴在纸上,墨迹都晕了。她攥着纸条,慢慢站起身,从腰间掏出一把藏了很久的短刃,刺进自己心口,倒在文天祥身边,手里还死死抓着那张纸条。 元军没多管,把两人的遗体随便埋了。文天祥的女儿柳娘,听说爹娘都死了,哭得昏天黑地,可她也被关在宫里,动弹不得,只能晚上偷偷抹泪,念着父亲的诗。元廷怕文天祥的事迹传开,严禁民间提他的名字,可老百姓不听,士大夫们私下抄他的诗,尤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传得特别广,激励了不少人。 元朝灭宋后,文天祥的名声反而更大了。明朝洪武年间,吉安建了文丞相祠,里面刻了他的诗,香火不断。后来,朝廷追封他“忠烈”,欧阳氏也进了史书,跟丈夫一起被称作忠贞夫妻。清朝修《宋史》,把文天祥的事迹写得清清楚楚,欧阳氏收尸自尽的事也记了下来。文天祥的孙子文富,费了好大劲,整理了他的文集,刻成书流传下来,虽然有些散佚,但《文山全集》里几百篇诗文,篇篇都是血泪。 如今,北京东城有个文丞相祠,里面放着文天祥的遗墨,碑上刻着他的诗,来的游客不少,都会停下来看看。江西吉安的文山公园,五坡岭上还有座石亭,亭子里是文天祥的像,台阶一级级往上,寓意他不屈的精神。文天祥和欧阳氏的故事,早就融进了咱们民族的血脉,过了几百年,还是那么震撼人心。
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被杀,彼时他的妻子和女儿已沦为大元宫奴,得知文天祥身死
杰彦评娱乐
2025-06-13 13:29:0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