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都管讽刺杨志见杆就上见树就爬,为了升官无所不用其极,当时的杨志一脸的尴尬相,那

灵犀花之语 2025-05-26 06:31:28

老都管讽刺杨志见杆就上见树就爬,为了升官无所不用其极,当时的杨志一脸的尴尬相,那个镜头演得很到位,不愧为王炸演技。 当时杨志带着一个老都管,两个虞侯,外加十一名军汉,日夜兼程,靠脚力往东京运送生辰纲。一开始还算正常,走路是早起赶路,等到天气热了就停。到了后来杨志又变了,改成天凉快时歇着,越热的时候反而越赶路。 关键是,大家提出反对意见,杨志也不解释,一概非打即骂,逼着大家按自己的方式走路。 这下子老都管心疼的看不下去了,对杨志一顿训斥,说自己好歹在太师府里当奶公,其他军官都要高看自己一眼。就算自己以一个普通老人的身份劝你,你也应该听一下,怎么可以随便打人呢? 杨志立马怼道,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哪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 这句话一说,老都管不乐意了,说自己也去过四川、广东、广西,并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像你这样卖弄啊。 要说杨志这个人,干啥啥不成,不是运气差,是他无管理之才。 其实押送生辰纲,杨志方案是可行的,这个不是说一定成功,而是说有可行性,执行到位的话,有成功可能。 可杨志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却领导不了手下十四个人,个个都跟他对着干,失败就是必然的。 杨志押花岗岩,船沉了就跑,害得家人受罪,其实他去见高俅做工作,也不一定会丢官。体制内跑路是比自杀还错误的选择,自杀还有人以死者为大替他说句话,跑路的话那屎盆子就可以随便扣了。 杨志对付无赖,没什么招,竟去杀人,看人家鲁智深,咋对付无赖的。 打二龙山,杨志作为杨门之后,没曹正有主见,没鲁智深有胆识,他干提辖就到顶了。杨志武艺还算不错,这个人仅此而已。 水浒传中人们忽视了一个人,武松也押送过物资,来来回回没有任何事情,以致于书中就寥寥数语。 押生辰纲的换成武松呢,武松可是懂人情世故的。别的先不说高低给老都管整辆马车坐坐,遇事来回请示,一路呵护备至。老都管也不是不通事理的人,什么事还不照着武松的安排来。你杨志叫人挑着担,人家又不是沙僧,挑那么远能不累?你不给整辆马车就算了,安排独轮车行吧,军汉们轮流着推也不是很累,一路吃喝安排好,看看军汉们服不服你。等生辰纲送完了,老都管就是武松的政治资源了,手下也有了一众知己的兄弟,那还不原地起飞了。 武松第一次被发配,他与押送差役称兄道弟,沿途请好吃喝,在黑店打了孙二娘,劫成了兄弟情份。第二次发配,反杀了害他差役和杀手。可见武松熟知江湖一套,做起事情来才很靠得住。

0 阅读:9
灵犀花之语

灵犀花之语

灵犀花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