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美军俘虏了一个17岁的志愿军战士,美军用电话线把他捆住,连夜拉去领赏

玉尘飞啊 2025-05-25 11:57:25

1951年,美军俘虏了一个17岁的志愿军战士,美军用电话线把他捆住,连夜拉去领赏,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小战士,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朝鲜大水洞,凌晨3点,黑暗中,常同茂的双手,被电话线紧紧捆绑。 1951年,两个美国大兵押着个瘦小的中国少年往指挥所走,月光照在这孩子被电话线捆住的双手上,谁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战俘即将改写这场战斗的结局。 这个叫常同茂的17岁小战士是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2连的通讯员。 就在几小时前,他摸黑给前线送信时被美军侦察队逮个正着。美国兵看他年纪小,用电话线随便捆了手就押着往大水洞方向走——按当时美军规定,活捉中国军人能领到五美元赏钱。 走到半山坡时,押送的美军突然脚底打滑。常同茂手腕子早就磨出血了,趁着美国兵分神的空当,他猛地挣开电话线,从后腰摸出颗手榴弹。 等爆炸声过去,地上就剩下两个东倒西歪的美国大兵。小常甩了甩震得发麻的胳膊,扭头就往枪声最密的地方跑。 回到自家阵地一看可不得了。 原本百十来号人的2连死伤过半,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活着的战士被美军机枪压得抬不起头。 这机枪阵地修得刁钻,卡在山腰拐弯处,子弹能打着旋儿往志愿军藏身的山沟里钻。 常同茂猫着腰在死人堆里翻,背起个重伤员就往山后撤,半道上又拽着个轻伤的战友。 就这么来回五趟,硬是从火线上抢下来二十多号伤员。 最悬的是第四趟往回跑的时候,前后山道上突然冒出两队美军巡逻兵。常同茂把伤员塞进石头缝,自己故意暴露行踪引着美国兵往山坳里跑。 眼瞅着两队人马要碰头,他猛扑到土坡后面。两边美军都以为遇着志愿军主力,机枪迫击炮叮咣五四干上了。等他们发现打的是自己人,常同茂早带着伤员溜出二里地。 天擦亮那会儿,小常摸到个半埋在地下的铁皮房子。 要说当通讯员的就是眼尖,他认出这是美军的营级指挥所——墙上挂着作战地图,桌上摆着电台,墙角还堆着整箱手榴弹。 这小伙子也不含糊,扯开手榴弹箱子挨个拉弦。爆炸声接二连三响起来的时候,整个美军防线都乱了套。 要说这美国第38团可不是吃素的,当年诺曼底登陆他们打头阵,号称"世界第一陆战师"。可再厉害的部队没了指挥中枢也是没头苍蝇。 趁着这乱劲,常同茂又端了四个碉堡,把敌人经营多日的防御工事搅了个底朝天。 最后押着七个美国俘虏回阵地时,炊事班的老班长还以为这孩子被炮弹震糊涂了——谁能信个半大孩子单枪匹马干出这些事? 大水洞这仗打下来,常同茂的战绩让团部参谋都直咂嘴:炸了五个碉堡端了指挥部,收拾了三十多个美国兵,救回来三十多伤员还抓了七个活的。 要论年纪,他比好些美国兵揣在兜里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儿子还小两岁。后来朝鲜政府给他发勋章的时候,授勋的将军盯着他看了又看,生怕是哪个老兵冒名顶替。 这里头有个门道得说道说道,常同茂所在的130团2连是打鬼子那会儿就有的老队伍,最擅长的就是穿插突袭。可这次大水洞战斗美军布防实在严密,地雷阵套着交叉火力,硬冲肯定吃亏。 小常能得手,关键就抓准了通讯兵的本事——知道先打指挥所,这叫擒贼先擒王。后来军事学院讲朝鲜战例,专门拿他这个事说事儿,说这是"点穴战法"的经典应用。 信源: 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 2.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志愿军英雄谱》 3.朝鲜中央通讯社1952年授勋报道 4.美国陆军第2师第38团团史档案)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