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军阀范绍增,出钱供姨太太读书,可姨太太却喜欢校长王世钧。范绍增一气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24 16:21:53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范绍增,出钱供姨太太读书,可姨太太却喜欢校长王世钧。范绍增一气之下,抓了两人。之后王瓒绪和陈兰亭请求他饶命。没想到范绍增最终的做法让人对他拍手称赞。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蜀大地上,活跃着一位与众不同的军阀。 这位操着川东口音的汉子不仅带兵打仗有自己的一套,处理家务事更是让人意想不到。 他就是人称"范哈儿"的范绍增,一个既能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又在情场上广纳妻妾的传奇人物。 要说范绍增的发迹史,得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说起。 1916年刚满二十岁的他就跟着袍哥队伍闯荡,凭着股子机灵劲和胆量,很快在川军中混出了名堂。 到了三十年代初,这个原本大字不识的农家娃子,竟当上了川军第四师的师长。 不过真正让他出名的倒不是带兵打仗的本事,而是他那个装得下四十多位姨太太的范庄公馆。 这栋位于重庆民国路的大宅子可了不得,光占地面积就顶得上半个足球场。 里面住着的姨太太们各有各的住处,光伺候她们的佣人就有百八十号。 范绍增专门从上海请来老师教这些女子读书识字,说是要培养"新时代女性"。 其中有个叫紫菊的姑娘,就是在读书时闹出了大动静。 那年头给姨太太请家庭教师不算新鲜事,但范绍增偏要把人往正规学堂送。 紫菊进了重庆本地的女子中学,没成想和校长王世均看对了眼。 要说这位王校长也是胆大,明知是师长家眷还敢暗通款曲。事情败露后,范绍增的部下直接把人捆了送到公馆,等着看师长怎么发落。 按当时军阀们的做派,遇到这种事少不得要见血。 杨森就曾把出轨的姨太太塞进麻袋沉江,张宗昌更是动不动就动私刑。 可范绍增在客厅里转了几圈,突然吩咐手下置办酒席。 等王瓒绪、陈兰亭这些袍哥兄弟闻讯赶来求情时,看到的却是师长在认干亲——紫菊成了干女儿,王校长成了干儿子,还当场给了五千大洋当嫁妆。 这事儿后来传遍了山城茶馆,说书先生都竖大拇指:"范哈儿这手玩得漂亮!" 要说这位师长对待家眷确实与众不同,他给每个姨太太都配了单独的院落,还专门建了西式舞厅和网球场。 最出挑的赵蕴华、何蜀熙两位姨太太,后来成了陪都交际场上的风云人物。 不过这些女子也不是吃白饭的,范绍增让她们学文化、懂交际,倒真培养出几个能帮他周旋官场的好帮手。 时间来到抗战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位情场得意的将军在战场上也没掉链子。 1939年他带着新组建的八十八军出川抗日,在江西东乡和日军第二十二师团硬碰硬。 最露脸的是1942年5月那场仗,部下愣是把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炸上了天。 要知道这在日本陆军史上可是头一遭,东京大本营都震动了。 紧接着第二天,四十师团的河野旅团长也挂了彩。重庆报纸连发号外,老百姓都说"范哈儿这回给川军长脸了"。 打完日本人,范绍增的日子可就不如从前了。 1949年冬天,这位昔日的风流将军审时度势,带着队伍在四川起义。 要说他脑子转得就是快,新中国成立后主动遣散了四十多位姨太太,只留了原配夫人。 政府也没亏待他,安排到河南省体委当主任。 现在的郑州体育场就是他当年主持修建的,这老哥还像模像样地搞起了体育事业。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977年范绍增在郑州去世时,儿女们为安葬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光认祖归宗的子女就有二十来个,争来争去拖了四十多年,最后骨灰还是2011年才在重庆入土为安。 要说这人一辈子也算值了,前半生享尽荣华,后半生平稳着陆,临了还能在史书上留下几笔。 参考史料: 1. 重庆市档案馆藏《川军抗战史料汇编》(档号:023-001-00452) 2. 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人物卷》(1989年版) 3. 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三卷)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4. 范绍增长子范之维口述资料(收录于《重庆文史资料》第37辑)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