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科学家为了实现吃蟹自由,于是将3000只帝王蟹空运到欧洲海放生,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十年后,帝王蟹的数量竟然让欧洲人头疼不已...... 早在1930年代,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提出过将帝王蟹引入巴伦支海的想法。当时,苏联正大力推动经济建设,粮食和资源供应是头等大事。帝王蟹体型大、味道好,堪称优质蛋白来源,特别适合用来丰富北部地区的渔业资源。斯大林下令将帝王蟹从堪察加半岛运到巴伦支海,但那时候运输条件太差,陆路长途跋涉让大部分蟹死在路上,计划彻底泡汤。 到了1950年代末,苏联的科技和经济条件有了长足进步,政府重新拾起了这个想法。196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科学院和极地海洋渔业与海洋研究所开始认真研究如何将帝王蟹引入巴伦支海。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苏联“驯化自然”政策的一部分。那个年代,苏联热衷于通过引入外来物种来提升农业和渔业产量,比如在黑海引入鱼类、在索契种植柑橘等。帝王蟹项目被视为类似尝试,目标是让巴伦支海变成一个新的渔业宝库。 当时,苏联的渔业资源面临一定压力。巴伦支海虽然有鳕鱼等鱼类,但产量有限,政府希望通过引入新物种来增加渔民的收入,同时满足国内对高品质海鲜的需求。帝王蟹不仅能吃,还能卖个好价钱,出口到国际市场也能赚外汇。这种种好处让科学家们觉得,这项目值得一试。 帝王蟹的引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近十年的系统工程。1961年,苏联生物学家尤里·奥尔洛夫带领团队启动了首批运输。他选择了堪察加半岛的帝王蟹作为种源,因为那里的蟹种群健康、个体大。首批运输只选了9只雌蟹,装在装有海水的有机玻璃箱里,箱子还得用冰块降温,确保蟹在长途飞行中活下来。这些蟹被装上军用运输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飞越欧亚大陆,直达摩尔曼斯克。 从1961到1969年,PINRO累计释放了约1.3万只成蟹和160万只幼体。放生地点主要集中在科拉湾的深水区,水深50到100米,底栖生物丰富。科学家们精心挑选了多个放生点,确保蟹能分散开来,增加种群存活的机会。他们还特别注意雌雄比例和幼体数量,因为幼体是种群长期繁殖的关键。每次放生前,团队都会检查水温和盐度,确保环境适合帝王蟹生存。 帝王蟹进入巴伦支海后,表现得就像找到了新大陆。这里的水温、食物和环境都太适合它们了。帝王蟹是生存高手,啥都吃——贝类、海星、蠕虫,甚至连海藻都不放过。更关键的是,没有天敌捣乱,幼蟹的存活率高得惊人。一只雌蟹一次能产几十万枚卵,在巴伦支海这种“温室”环境里,大部分都能长大。 到1970年代初,科学家们发现,帝王蟹已经形成了自繁殖种群。1971年左右,科拉湾的调查船捕获了大量幼蟹,证明引入成功。1977年,挪威渔民在瓦朗厄尔峡湾首次捕获帝王蟹,标志着它们开始向西扩散。从那时起,帝王蟹的足迹遍布巴伦支海,往东、往北、往南一路扩张。 到1990年代,帝王蟹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1.3万只飙升到几百万只。挪威的北角在1990年代中期成为帝王蟹的新据点,2000年以后,它们甚至出现在斯瓦尔巴群岛。科学家估计,帝王蟹每年沿挪威海岸向南推进约50公里。2006年,种群规模达到约300万只,2010年代更是突破2000万只。这种爆炸式增长让巴伦支海的海底变成了帝王蟹的“王国”。 扩散速度快得让人咋舌,原因除了帝王蟹的繁殖能力,还有巴伦支海的洋流。幼蟹会随着洋流漂到新区域,找到适合的栖息地就扎根。加上它们能适应不同深度的海底环境,从浅海到深海都能活得滋润,扩散几乎没啥阻力。 帝王蟹的入侵在经济上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它成了巴伦支海的“金矿”。俄罗斯和挪威的渔民很快发现,这些大螃蟹卖得贵,市场需求旺盛。2002年,挪威开始商业捕捞帝王蟹,俄罗斯也在2004年正式开放渔业。到2015年,俄罗斯的帝王蟹捕捞量达到6381吨,挪威单在2010年10月就出口了价值900万美元的帝王蟹。挪威北部的小渔村,比如布戈伊内斯,靠帝王蟹渔业摆脱了经济困境,码头甚至扩建了新泊位。 帝王蟹的高价和出口潜力让渔民赚得盆满钵满。它们被加工成蟹腿、蟹肉,销往欧洲、亚洲甚至北美市场。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居民甚至把帝王蟹当日常食材,餐桌上常见蟹肉大餐。 但另一方面,帝王蟹也给传统渔业添了不少堵。挪威渔民抱怨,拖网里经常塞满帝王蟹,鳕鱼却没几条。帝王蟹的硬壳和尖爪经常扯坏渔网,维修成本高得让人头疼。长线渔业也受影响,帝王蟹会抢走鱼饵,鱼还没上钩,线就被弄断。霍宁斯沃格的渔民曾公开抱怨,帝王蟹的爪子把他们的深海渔线搞得一团糟。 面对帝王蟹的扩散,俄罗斯和挪威不得不采取管理措施,试图在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平衡。两国成立了联合俄罗斯-挪威渔业委员会,专门协调帝王蟹的管理。2002到2007年,两国共同制定捕捞政策,2007年后,各自在自己的专属经济区(EEZ)内管理渔业。
1960年,苏联科学家为了实现吃蟹自由,于是将3000只帝王蟹空运到欧洲海放生,
菖蒲繁花居
2025-05-22 19:3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