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同志是你叫的?”1946年,毛岸英兴冲冲地跑进毛主席的办公室,炫耀自己早上骑了朱德的马,还称呼对方为同志,结果被毛主席严辞批评。
毛岸英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孩子,作为这两位英雄人物的后代,注定他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 出生之后,毛岸英就一直和父母奔走各地,直到五岁那年,毛岸英跟随着母亲以及两个弟弟和父亲分开,回到了长沙躲避。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十几年。 8岁时,毛岸英和母亲经历了牢狱之灾,好在被平安出狱。 后来,毛岸英在董健吾的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直到1936年,他和弟弟被送到了苏联学习。 在苏联,毛岸英一呆就呆了十年。 他参加过多场战争,但是却始终牵挂着中国。 1946年,在回国之前,斯大林还亲自送别了毛岸英。 他回国的消息属于机密,就连毛主席,也是在飞机快降落时才知道消息。 那时候,毛主席还在生病中,直到毛岸英要回国消息,他的身体突然好转了起来。 在机场,毛主席拖着病体见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儿子。 机舱门打开,一个身材笔挺、身着苏式军服、脚踩军靴的男人出现在那里。 当年分开时,他还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娃娃,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帅气的大人。 毛主席有一瞬间的晃神。 在之后的相处中,毛主席发现,在苏联的生活,使得毛岸英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有了“苏化”的表现。 比如说,他说话时喜欢做一些很夸张的手势、喜欢在宴会上和那些女士们贴身共舞。 这显然不太符合含蓄内敛的中国人的作风。 有次朱老总听说毛岸英会骑马,于是就将自己的马给他骑了一圈。 毛岸英将此事兴冲冲地告诉了毛岸英,在言语中,他将朱老总称呼为“朱德同志”。 这让毛主席眉头一簇,厉声说道: “就连我都要叫一声朱老总,你一个后辈,怎么能直呼朱德同志呢?” 听完,毛岸英也觉得有些不妥。 为了让毛岸英更加适应中国,毛主席让他进入到了劳动大学中,和群众们生活在一起。 几天之后,一个叫做“谢永福”的新生出现在劳动大学。 没人知道,他竟然是毛主席的儿子。 在这里,毛岸英整日和群众们混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参加劳动。 他的手拿过笔、拿过枪,这拿着铁锹铲大粪还是头一回。 在这里,他学会了怎么烧柴做饭、怎么耕田种地、怎么分辨各种农作物。 当从劳动大学毕业之后,毛岸英已经和群众们打成了一片。 看到皮肤黝黑的儿子,毛主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千千万万家庭的孩子一声令下就上了战场。 毛岸英主动请缨,也要一起上战场。 这个想法受到了朱老总的反对,如今只有他一个孩子陪在毛主席身边,他要是有什么意外,毛主席该怎么办? “让他去吧。”毛主席发话。 他首先是一名战士,其次才是毛泽东的儿子。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美军的空袭中壮烈牺牲。 在他遗留的笔记本中,有这样一句话: “作为毛泽东的的儿子,我合格吗?” 他不仅是毛主席的骄傲,更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