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年的一个春夜,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来到信国公汤和的府邸。此时,这位曾与

旧梦谈史 2025-05-22 10:33:24

1395年的一个春夜,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来到信国公汤和的府邸。此时,这位曾与他一同起兵、共打江山的老将已病入膏肓。

就在一个月前,另一位开国公爵冯胜被赐死。至此,明朝初年的“开国六公爵”全部离世,曾经叱咤风云的淮西集团,只剩最后一个幸存者——汤和。

这一次“探望”,看似温情,实则暗藏杀机。朱元璋此行的目的,是为确认汤和是否真的失去了威胁。而汤和也早已明白:这一夜,或将决定他的生死。

在朱元璋心中,汤和始终是个隐患。作为最早跟随他的将领之一,汤和资历深厚、战功卓著,若稍有异心,便是潜在的威胁。

但汤和深知朱元璋的心思。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多少功臣人头落地。为了活命,他早早选择退让:远离权力中心,不结党、不掌兵,只求安度晚年。

即便如此,朱元璋仍对他保持警惕。直到这年春天,汤和卧病不起,朱元璋才亲临探视,亲自判断其生死状态。

当朱元璋踏入卧室时,眼前的汤和已非昔日英姿勃发的将军,而是一个瘫在床上、口角流涎、言语不清的老人。

见到皇帝,汤和挣扎着想下床行礼,却被朱元璋制止。两人对视良久,一个眼神中藏着杀意,一个眼中满是乞求。

这一刻,朱元璋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的濠州城。那时他还是个十夫长,而汤和已是千户之职。多年征战,他们并肩作战,推翻元朝,建立大明。

如今兄弟凋零,只剩眼前这个苟延残喘的老人。朱元璋动了恻隐之心,叹息一声:“都过去了……汤和,好好活着吧,也许只有你,才是陪我走完人生之路的那个人。”

说完,转身离去。

数月后,汤和病逝,享年70岁。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他为东瓯王,赐谥号“襄武”,并给予最高规格的葬礼。

《国朝献徵录》记载:“高皇帝加恩于王,恩礼之隆,时莫与比。”这是对一位老臣最后的尊重。

但这份“恩典”,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因为汤和彻底失去了威胁。

纵观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对功臣可谓斩尽杀绝。连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亲信重臣都不能幸免,而汤和却能全身而退,靠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汤和早年追随朱元璋,是最早投奔红巾军的人之一。朱元璋落魄时,是他写信邀请对方加入郭子兴麾下。后来朱元璋创业初期,汤和更是屡建奇功,解和阳之围、攻占南京、镇守常州,为朱元璋打下稳固根基。

然而一次酒后失言,差点断送前程。他在常州说了一句:“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这句话被朱元璋记恨多年,导致他在第一次封爵时仅得侯爵。

从此之后,汤和彻底收敛锋芒,不再居功自傲,也不再妄议政事。他知道,在朱元璋面前,低调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旧梦谈史

旧梦谈史

遇到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