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和珅在被处死之前,嘉庆皇帝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贪污了那么多钱,花得完

科技历史回忆录 2025-05-21 19:00:40

1799年,和珅在被处死之前,嘉庆皇帝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贪污了那么多钱,花得完吗?”谁料和珅说了一句话,让皇帝当场愣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乾隆年间有个叫和珅的满族官员,这人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大贪官。 电视剧里那个油光水滑、见钱眼开的和珅形象,让老百姓记住了这个"贪官专业户"。 可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发家轨迹可比戏文里演的复杂多了。 和珅打小就是官宦人家出身,祖上跟着努尔哈赤打过仗,到他爹常保这辈还当上了福建副都统。 要说这家人也不缺钱,可和珅十五岁那年家里顶梁柱倒了,老爹一死,原本安稳的日子就变了天。 好在老丈人英廉是内务府大总管,靠着这层关系,二十出头就当上了皇宫侍卫。 这差事听着不咋地,可成天在皇帝跟前转悠,机会就藏在眼皮子底下。 要说和珅确实有两把刷子。 有回乾隆审案子时随口拽了句《论语》,满屋子侍卫大眼瞪小眼,就他接住了话茬。 这下可让乾隆另眼相看,直接提拔成御前侍卫。 打这儿起,和珅算是摸准了升官发财的门道——皇帝爱啥他就琢磨啥。 乾隆喜欢吟诗作对,他就苦练诗词。 皇上痴迷古董字画,他立马派人四处搜罗。 这马屁拍得比谁都到位,官位自然跟着蹭蹭往上升。 不过和珅能平步青云,也不光是靠溜须拍马。 乾隆那会儿手底下没几个得用的满族大臣,汉臣于敏中虽然能干,可皇帝心里总觉着不踏实。 和珅这时候冒出来,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二十七岁就当上户部侍郎,管着皇帝东巡的差事,把排场搞得要多阔气有多阔气,把乾隆的面子撑得足足的。 这人的贪财本事和他当官的本事一样大。 最出名的是搞了个"议罪银"制度,说是让犯错官员交钱抵罪,实际上大半银子都进了自己腰包。 地方官进京述职,他卡着消息收好处费。 皇上南巡路线,他转手卖给地方官换银子。 就连给太后办寿宴,他都敢借着抬轿子的机会往自己家划拉钱财。 要说和珅多有钱,民间传说抄家抄出八亿两白银,顶得上大清十年税收。 其实根据现存资料看,真实数目没这么邪乎。 江苏如皋博物馆藏的抄家清单上写着三百多万两白银,加上土地房产,拢共也就千万两出头。 可就算打对折,这在当时也是天文数字了。 嘉庆皇帝抄家时都纳闷:"贪这么多钱,你花得完吗?" 和珅倒振振有词,说这都是替先皇攒的私房钱,乾隆六下江南的开销全指着这些呢。 和珅的好日子到乾隆咽气那天就算到头了。 新登基的嘉庆早就看他不顺眼,这老小子仗着太上皇撑腰,连军国大事都敢指手画脚。 史书记载,嘉庆说过"不杀和珅,天下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 乾隆前脚刚走,嘉庆后脚就收拾了他。 要说和珅倒台,贪钱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权力太大犯了忌讳。 查抄家产的时候,有个大臣还想深挖细查,结果反被嘉庆训斥。 皇帝要的是杀鸡儆猴,哪是真在乎那点银子。 最后和珅被赐了条白绫,尸首草草埋在河北蓟县。 生前风光无限的大贪官,死后连个体面坟头都没落下。 要说这事怪谁? 要是不那么贪权贪财,说不定还能落个善终。 可人性这东西,得势时总觉着能一手遮天,哪想得到树倒猢狲散那天来得这么快。 和珅这档子事给后人提了个醒。 当官的手伸得太长,早晚要挨刀。 甭管是乾隆朝的议罪银,还是现在哪个贪官搞的小金库,说到底都是权钱交易的老戏码。 历史车轮转来转去,这些教训倒是老生常谈,可总有人前赴后继往火坑里跳。 说到底,还是"利"字头上一把刀,砍倒了多少自以为聪明的糊涂人。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珅评传)

0 阅读:265

猜你喜欢

科技历史回忆录

科技历史回忆录

关注我,关注体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