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被赌王买回并捐回祖国,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

明月照心台 2025-05-21 17:38:04

“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被赌王买回并捐回祖国,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专家给‘马首’拍了X光后,却有了意外发现。”

圆明园马首铜像重回故土,一次X光检测却意外揭开了它身世的秘密。这尊清乾隆年间的铜像,含铜量竟高达98%,其余为铅、锌及少量铁,其纯度之高,堪比现代工业标准。更令人惊叹的是,除了颈部几处细微的锔钉,整个马首浑然一体,连面部细如发丝的鬃毛,都是一次性铸造成型,堪称浑然天成的艺术杰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首采用的是失蜡法巅峰工艺。古时工匠先用蜂蜡雕塑出马头模型,再敷上黏土烧制成陶范,然后将熔化的铜水注入。蜂蜡熔化后,铜像便铸成了。但这绝非易事,需确保铜水能精准流入每根毛发之间的缝隙,并保证整体结构不出现裂痕,对温度的把控需精确到分秒,即使是现代3D打印技术,也未必能完美复刻,而两百多年前的工匠,仅凭双手便完成了这项壮举。

X光片还呈现了马首的累累“伤痕”:右耳处有枪托砸出的凹陷,左眼角布满刀划的细纹,颈部则残留着火烧后的焦黑痕迹。这些并非岁月留下的痕迹,而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暴力拆卸所留下的罪证。更令人痛心的是,马脸内部的三角形孔洞,是当年士兵为迅速盗走兽首,用工具粗暴捅穿连接处所致,其行径无异于撬保险箱。

当年,何鸿燊斥资6910万港元购回马首,引来一些质疑,认为其价值不符。兽首的价值早已超越了铜本身的价值。从1985年在美国旧货店的1500美元,到2007年的天价拍卖,西方国家将文物炒作成金融产品,而我们付出的,不仅是赎金,更是为历史的创伤“止血”的代价。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马首如今的技术揭秘,反而使其文化价值倍增,我们竭力追回的,不仅是文物,更是被低估的古代科技的巅峰。

尽管马首回归令人欣喜,但也引人深思:高价赎回流失文物,是否会助长文物黑市的嚣张气焰?法国皮诺家族无偿归还鼠首和兔首,却被指责是其旗下LV公司向中国市场示好;蔡铭超当年拍下兽首后又拒绝付款,被指“破坏规则”,但这难道不是一种无奈的反抗?文物回归本应是正义之举,却往往被利益所裹挟。

如今,已有七尊兽首回归,龙首却仍流落于台湾私人藏家之手,而蛇首、羊首、鸡首、狗首至今下落不明。曾有传言称,有人在美国农场谷仓中发现了疑似龙首,并开出了2.4亿元的天价;另有传闻称,蛇首被中东富豪藏于金库之中,但始终无人认领。文物的命运,如同历史本身一般,破碎、隐匿,等待着被拼凑完整。

马首X光片公开后,圆明园每日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触摸着玻璃展柜,潸然泪下。人们哭泣的,并非仅仅是一尊铜像,而是突然被具象化的民族记忆。当年,乾隆皇帝命郎世宁设计喷泉时,又怎会料到这些“水龙头”,有朝一日竟会成为国运的晴雨表?从被掠夺到被赎回,兽首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中国人心中积压了160年的那一口气。

各位读者,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624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