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男子承包300亩地种芹菜,可附近村民的牛羊,经常来田里啃食,男子多次劝说无果后,便在田里撒了剧毒农药,并立了警告牌,结果,村民一头价值2万的怀孕母牛中毒死亡,男子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刑拘,可结果却令人大感意外! (信息来源:中国检察网) 事情要从张先生的 300 亩芹菜地说起。这个靠贷款承包土地的农民,每天像守护婴儿般巡视菜地,却在某个清晨发现,一亩芹菜被啃得面目全非。牛羊蹄印和残留的草料,将矛头直指附近养殖户。"我好话都说尽了,他们就是不管。" 张先生回忆起多次交涉的场景,声音里仍有怒意。 更让他崩溃的是,前脚刚签完收购合同,后脚就遭遇第二次破坏。这次损失扩大到三亩,意味着近万元打水漂。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张先生做出了改变命运的决定 —— 购买农药拌入饵料,撒在菜地边缘,并立起 "剧毒农药,后果自负" 的警示牌。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三天后。当养殖户牵着中毒的母牛找上门时,张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警示牌形同虚设。"我家牛吃惯了野芹菜,谁知道你会下毒!" 养殖户的怒吼,让这场纠纷彻底失控。警方介入后,张先生因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刑拘,案件迅速登上当地热搜。 法庭上的博弈充满张力。检方指出,张先生的行为已危害公共安全,即便设置警示牌,仍无法免除法律责任。而辩护律师则强调,多次警告无效后采取的防御性措施,属于 "以暴制暴" 的无奈之举。最终,法院认定张先生情节较轻,且积极赔偿 2.8 万元取得谅解,依法免予刑事处罚。 这场反转背后,折射出农村法治的深层困境。根据《畜牧法》规定,养殖户需对畜禽行为负责,但实践中 "散养散放" 现象普遍。而《刑法》第 114 条对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定,在保护公共安全与个体权益间如何平衡,成为争议焦点。知情人士透露,类似案件在甘肃并非孤例,2024 年白银市就有村民因投毒毒死 50 只羊获刑三年。 这场 "芹菜保卫战" 以戏剧性结局收场,却留下耐人寻味的思考。当法律的天平在 "受害者" 与 "施害者" 间摇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案的是非曲直,更是农村治理体系的深层命题。 养殖户的大意与种植户的极端,共同酿造了这场悲剧。正如俗语所言:"远亲不如近邻",但在法治社会,再亲近的邻里关系也不能替代规则的底线。此案的判决或许不够完美,却为类似纠纷敲响警钟:当道德约束失效时,唯有法律的刚性与温度并存,才能守护真正的公平正义。这场 "毒芹菜" 风波,最终以 2.8 万元赔偿画上句号,但留给乡村治理的课题,才刚刚开始。
甘肃,一男子承包300亩地种芹菜,可附近村民的牛羊,经常来田里啃食,男子多次劝说
笔杆子说
2025-05-21 13:27: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