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韫颖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她的生活非常奢侈,甚至都不知道银子为何物,晚年

星河征途远 2025-05-20 14:55:29

爱新觉罗·韫颖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她的生活非常奢侈,甚至都不知道银子为何物,晚年却沦落街头摆起地摊。 她的人生就像坐过山车,从天上掉到泥地里,再从泥坑里爬起来,这位末代皇帝溥仪的三妹妹,前半辈子活得比戏文里的公主还滋润,后半辈子却要靠摆地摊讨生活。 1913年北京城里的醇亲王府,随着一声婴儿啼哭,三格格降生了。 虽说这时候大清早就亡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民国政府每年四百多万两白银养着这帮皇亲国戚,韫颖打小就没见过钱长啥样。 伺候她的老妈子就有仨:喂奶的、洗衣服的、梳头打扮的各管一摊,十来岁的大姑娘了,连剪指甲都要人伺候,吃饭顿顿八个菜一个汤,吃不完的饭菜全喂了狗。 您说这日子过得,比现在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还讲究。 要说这韫颖长得确实标致,柳叶眉丹凤眼,皮肤白得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溥仪最疼这个亲妹子,19岁那年亲自做媒,把她许配给婉容皇后的亲弟弟润麒。 这婚事听着光鲜,其实就是拿亲妹子当筹码搞政治联姻,小两口刚成亲还没热乎几天,溥仪就把新郎官派到日本学军事,硬生生把新娘子也绑到东洋去了。 在日本那几年可把韫颖折腾惨了,说是留学,其实就是当人质。 天皇家的亲戚请她教中文,表面客客气气,背地里把她当丫鬟使唤,住的是鸽子笼似的房子,吃的是清汤寡水的饭食,哪还有半点格格派头? 最憋屈的是连出门遛弯都有人盯着,跟坐牢没两样,熬了两年多,好不容易找借口回东北探亲,说啥也不肯再回那个鬼地方。 1945年日本投降那会儿,韫颖正跟着溥仪在长春皇宫里猫着,苏联红军打过来的时候,宫里乱成一锅粥。 润麒跟着溥仪想往日本跑,半道上被截住了,韫颖带着三个娃东躲西藏,最后实在没辙了,只能领着全家老小回北京投奔老爹。 这时候的醇亲王府早没了往日风光,老爷子载沣把宅子卖了才勉强维持生计。 要说这韫颖真是条女汉子,老爹1951年过世后,家里彻底断了经济来源,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格格,愣是拉下脸在王府井大街摆地摊卖香烟。 那时候老百姓穷啊,买烟都是一根一根买,大冬天里,她裹着破棉袄蹲在街边,冻得直跺脚还得赔笑脸。 有时候一天卖不出去几根烟,回家看着饿得直哭的孩子,眼泪只能往肚里咽。 在1954年,中央文史馆的章士钊老先生在旧书堆里翻到韫颖当年在日本写的家书,觉得这女人不简单。 托人找到她,让她把半辈子的经历写成材料,这份材料后来送到主席桌上,老人家亲笔批示:"走进人民群众,变成了有志气的人。"就冲这句话,政府给安排了东城区政协委员的差事,每月能领固定工资了。 要说组织办事就是靠谱,1956年政府特批她去抚顺战犯管理所探亲,见着了关押多年的溥仪和润麒。 这夫妻俩隔了十多年再见面,抱着哭得跟泪人似的,后来润麒放出来,两口子总算过上了安稳日子。 晚年的韫颖把祖上传下来的古董字画全捐给国家,说是要报答政府的恩情。 从金枝玉叶到街头小贩,韫颖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身上那股子韧劲儿,甭管多苦多难,愣是咬着牙挺过来了。 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逆商"高,人家没被生活打趴下,反而活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精气神,这样的故事,比那些虚构的宫斗剧可带劲多了。 信息来源参考: 叶永烈《走访"三格格"爱新觉罗·颖》

0 阅读:19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