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眼下这道“坎”,真不好过啊!
家人们,谁懂啊,保时捷最近的日子,可能真有点“拧巴”。今年一季度,全球销量滑坡8个点,除了北美市场靠SUV死撑,老家德国和曾经的“金主爸爸”中国市场都大幅跳水。这光环,似乎不如以前亮了。
说实话,北美市场销量逆势增长37%,听着还行?但定睛一看,这里面近68%的功劳来自Macan和Cayenne这两款“走量”SUV。这两位可都是“外来和尚”,一旦关税大棒落下,最受欢迎的可能就成了最烫手的山芋。大众集团及保时捷CEO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也坦承,“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在美国市场“极其重要”。这话我品了品,透着一股“想动又不敢动”的纠结——真把产线搬到美国本土,那份“德味儿”的溢价,消费者还买不买账?这是个灵魂拷问。
放眼全球,德国本土销量跌了34%,中国市场更是重挫42%,欧洲其他地区也下滑了10%。《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挺犀利,直指保时捷如今的“身份焦虑”:既想做主流豪华的头牌,又想当电动先锋,还得守着那些动辄25万美元起步的高性能跑车阵地。贪多嚼不烂啊朋友们。大部分销量靠的是跟大众共享平台的SUV(起售价低于10万美元),这多少让“纯正跑车血统”的叙事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电动化这条路,保时捷走得也踉踉跄跄。被寄予厚望的Taycan,去年销量近乎腰斩(下滑49%),今年一季度全球还是微跌1%。官方解释是“车型换代”和“电动化进程爬坡不及预期”。但隔壁现代Ioniq 5 N了解一下?641匹马力,零到百公里加速3.25秒,起售价约合6.77万美元。而入门级Taycan呢?402匹马力,零百4.5秒,起售价10.25万美元。这差价,都够再添一辆好车了,比如一台崭新的马自达Miata。
Taycan的疲软,很难不让人为即将纯电化的718 Cayman和Boxster捏把汗。坊间传闻718项目因为电池供应商破产而暂停,可能要到2027年甚至更晚才能与我们见面。现款718按计划今年要停产,这中间可能出现的长达两年的产品空窗期,想想都替它着急。
这么一来,911怕不是要被迫扛起“入门级跑车”的大旗了?但问题是,它也越来越贵。2026款Carrera起售价涨到12.995万美元(比2025款贵了7500多美元)。更别提那些GT车型了,新款GT3和GT2一来,价格妥妥突破23万美元。2025款911 GT3起售价更是暴涨5.3万美元,达到22.45万美元。这门槛,可真是越来越“劝退”普通爱好者了。
连奥利弗·布鲁姆自己都说:“对保时捷而言,这也是充满挑战的时期。”他正努力让公司“更稳健”。只是,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和动态的市场需求,保时捷这艘一度光芒万丈的巨轮,想安全渡过眼下这道“坎”,挑战不小。这棋,要怎么下才好呢?评论区懂行的朋友可以聊聊。
保时捷911保时捷718保时捷Taycan保时捷[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