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大戏刚落幕,公婆就掏出了借条,这波操作堪称年度最佳反转剧。江苏南通这出"12

笔杆子说 2025-05-19 23:26:03

离婚大戏刚落幕,公婆就掏出了借条,这波操作堪称年度最佳反转剧。江苏南通这出"120万亲情债"的戏码,让全网都看呆了眼。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2025-5-19) 2021年,小陈和小倩这对年轻夫妻喜迎双胞胎女儿,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时刻,却因买房陷入焦虑。总价210万的新房像座大山压在肩头,关键时刻,小陈父母卖了老家房子,凑出120万打进小倩账户。小倩父母也掏出30万,小两口东拼西凑总算把房拿下。那时的他们,谁能想到这120万会在三年后掀起滔天巨浪? 2024年,婚姻走到尽头的两人协议离婚,房子归小倩,她补偿小陈90万。本以为尘埃落定,小陈父母却突然甩出一张借条,要求偿还当年的120万购房款。借条上只有小陈一人签名,落款时间赫然是2021年。小倩当场懵圈:"转账时说是赠与,现在离婚了就成借款?这借条我见都没见过!"公婆却坚称:"当时信任他们,没让小倩签字。" 法院审理时直接点破玄机:夫妻感情好时借大钱,正常该两人共签;钱打给小倩,借条却只有小陈名,逻辑不通;三年间没催过还款,离婚后突然追债,这操作太魔幻!最终,法院认定这120万是对儿子的赠与,小倩无需担责。 这场闹剧撕开了亲情与金钱的残酷博弈。公婆的算盘打得精:既帮儿子买房,又留着后手以防万一。可他们没料到,这颗"隐形炸弹"不仅炸飞了儿子的婚姻,更让亲情碎了一地。法律虽能厘清财产,却难抚平人心的裂痕。 都说"家和万事兴",可这家人的"兴"却建立在算计之上。公婆的借条不是保险绳,而是导火索,点燃了人性的贪婪。法院的判决虽冰冷,却照出了真相:亲情若掺杂太多算计,终将玩火自焚。这场"120万亲情债"的戏码,终究是赔了房子又折了亲情,何苦来哉?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