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下党员涂作潮与邻居打牌,闲聊中,邻居突然不说话,还凑到他耳边,轻声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5-17 16:52:15

1937年,地下党员涂作潮与邻居打牌,闲聊中,邻居突然不说话,还凑到他耳边,轻声说:“老兄,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共产党?”

1937年深秋的上海弄堂里,杂货铺老板涂作潮像往常一样和街坊们搓着麻将。

三十来岁的生意人总穿着半旧的灰布长衫,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指节粗大的手掌摸牌时总带着木匠特有的稳重。

谁也不知道这个成天笑呵呵的小店主,实则是中共地下交通站的核心联络员。

麻将桌上飘着烟味和茶香,隔壁裁缝铺的李掌柜突然压低声音凑过来:"涂老板,您这岁数也该成个家了吧?"

涂作潮正要摸牌的手顿了顿,眼角余光瞥见李掌柜耳后那道寸长的疤,那是去年租界巡捕抓人时留下的。

他喉咙发紧,面上却堆起苦笑:"这不是没遇上合适的嘛。"话音未落,李掌柜突然贴着他耳根子冒出一句:"老兄,给兄弟透个底,你该不会是...那边的人吧?"

涂作潮后脖颈的汗毛瞬间立了起来,他能清晰听见自己太阳穴突突的跳动声,掌心的汗珠在麻将牌上洇出暗色水渍。

牌桌对面卖油条的孙大娘正专心盯着自己手里的牌,斜对角开茶馆的赵老板在嘬着紫砂壶嘴。

这些朝夕相处的街坊,此刻在他眼里都蒙上了层雾,他强压着心跳,打着哈哈把话头岔到新开的绸缎庄上,手里的牌却越打越乱。

当夜,阁楼上的煤油灯亮到三更,涂作潮把20年地下工作的每个细节都在脑子里过了遍:上个月给苏北根据地转递药品清单时,有没有被巡捕房的暗哨盯上?上周修理无线电发报机时,工具箱是不是忘在窗台了?就连每天早市买菜多绕的两个巷口,都在他心头碾过来回。

凌晨时分,他摸黑给上线写了密信,信纸在灶膛里烧成灰时,东方已泛鱼肚白。

半个月后,弄堂里多了个带孩子的妇人,张小梅穿着蓝底白花的粗布褂子,牵着五岁的丫头站在杂货铺门口时,街坊们都当是涂老板老家来的穷亲戚。

她手脚勤快,不出三日就把杂货铺楼上楼下拾掇得锃亮,夜里她带着孩子睡在柜台后的隔间,白日里就坐在门槛上纳鞋底,逢人就腼腆地笑。

涂作潮还是那个和气生财的涂老板,只是麻将桌上多了句"家里婆娘催了",牌局散得比往常早两刻钟。

平静日子过了三年,1940年早春的阴雨里,噩耗随着黄包车夫送来的《申报》降临,报纸边角印着豆腐块大小的新闻:法租界破获无线电器材走私案,主犯在逃。

涂作潮盯着那行铅字,眼前闪过上个月亲手检修过的发报机,他摸出怀表,秒针跳动的声响突然变得震耳欲聋,往常周三该来取货的茶叶铺伙计,已经迟了半个时辰。

阁楼地板下埋着的铁皮箱被挖了出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20根金条,这是他最后的保障。

张小梅抱着吓哭的孩子,看着丈夫把金条分成三份:最大那份塞进女儿的棉袄夹层,中等那份裹进蓝布包袱,最小的五根金条留在灶台下。"带娃去香港找表舅。"

涂作潮说话时没抬头,手里飞快地封着密信,"要是三个月后没我消息,包袱里的钱够你们娘俩过十年。"

妇人浑身发抖,却把女儿搂得更紧:"当家的,你实话告诉我..."话没说完就被捂住嘴。

涂作潮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她耳边吐出那三个字,煤油灯把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砖墙上,晃得像狂风中的芦苇。

凌晨三点,货船汽笛在十六铺码头响起时,张小梅攥着船票的手帕上浸满冷汗,而涂作潮正在城隍庙后巷的馄饨摊上,就着鸭血汤吞下最后两个生煎。

1943年延安的秋阳暖得人发困,杨家岭的窑洞前,张小梅正在晒被日军飞机炸出窟窿的棉袄,五岁的小丫头举着木枪追鸡玩,突然指着山坡下喊"爹"。

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背着工具箱踉跄奔来,左腿明显瘸得厉害,张小梅手里的针线箩筐咣当落地,满山遍野的山丹丹花忽然就开到了眼底,那个修收音机的师傅,那个总说"手艺人不问世事"的丈夫,回来了。

0 阅读:121

评论列表

糖鸡屎丶

糖鸡屎丶

2
2025-05-17 17:58

1937年丫头5岁,到了1943年 丫头还是5岁…最后一句 是主角穿越了吗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