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卫立煌为保85岁家母求助朱德,朱德深感棘手,转而请教毛主席。毛泽东看罢思索后,决定将卫列入“战犯名单”头条,人们后来才悟到其中深意:这是对卫存续之恩。
1949年冬,对于国民党来说是无比难熬的一个冬天。
蒋介石已经做好了撤离大陆的打算。
这段时间里,朱德突然收到了一封信。
尽管十分诧异,但还是打开了信封。
写信人拜托朱德帮忙照顾自己八十五岁的老母亲。
最令人朱德感到震惊的是落款名字。
居然是卫立煌。
要知道,卫立煌可是五虎上将之一。
又为何会让朱德帮忙照顾母亲?
一切都是因为蒋介石。
众所周知,蒋介石这个人生性多疑。
尽管卫立煌是他手下的猛将,是部队中的重要角色。
哪怕被列为五虎上将之一。
但是也没能改变蒋介石心中的不信任。
一来因为卫立煌不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二来不是蒋介石的同乡。
蒋介石用人只有同乡,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卫立煌对他的自私自利十分不满。
因此,两人的关系从来都算不上亲密,甚至还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摩擦。
1936年,西安事变随之而来。
卫立煌被扣了下来。
期间,周总理与他谈论了很多,给他做思想工作。
卫立煌从中明白,要想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和共产党齐心协力一起对抗日寇。
1937年,七七事变。
卫立煌在太原见到了朱德和周总理。
他在交谈中感受颇深,甚至慰问了八路军。
一年后,卫立煌秘密会见毛主席。
毛主席从他多年来的所作所为看出来,这个人值得交!
专门设宴招待了卫立煌,相谈甚欢。
卫立煌在抗日中付出了很多贡献,三言两语根本无法概括。
他与朱德自打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
因为朱德的关系和八路军始终有紧密的联系。
在卫立煌的心里,在抗战面前,不应该分你我。
面对日寇侵略,大家应该合力抵抗。
因此,得知我军缺少弹药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拿出一百万发子弹。
只可惜,蒋介石手眼通天。
对于卫立煌所做的一切十分心情。
光是分给共产党弹药蒋介石都十分不满,更别提和八路军处处亲近。
可即便如此,卫立煌依旧和以前一样。
该亲近亲近,该在一起交谈还交谈。
抗日战争结束后,第二次国共内战随之而来。
卫立煌深知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苦不堪言,多年来的战争已经扰的人心惶惶。
他不想看到战争的硝烟继续弥漫在人们的生活中。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卫立煌在内战中的态度十分消极。
这下倒好,本就生性多疑的蒋介石更加怀疑他。
只不过,蒋介石并没有找到实质性的证据。
但是,对卫立煌的怀疑依旧还在。
“宁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
就这样,蒋介石免除了卫立煌的职位,甚至收回兵权,将其送出国。
说是考察,不过就是随便找个理由。
后来又因缺少猛将催促卫立煌回国。
卫立煌深知,蒋介石让自己回去是为了挽回东北的局面。
那个时候,东北的局势早已成定局。
可蒋介石却以不问责为由,命令卫立煌主持东北军政。
卫立煌只能答应,但从来都不想与我军为敌。
最终,东北丢失,卫立煌与家人被软禁。
为了救自己八十五岁的老母亲,他向朱德写了一封求助信。
朱德连忙上报给毛主席。
毛主席想到了一个两全之策,既能保护卫立煌的家人,又可以不让卫立煌受到牵连。
在战犯名单中加上卫立煌的名字!
就是让别人觉得,卫立煌是共产党的敌人。
实则是在保护卫立煌。
不久后,卫立煌就收到了家人安全的消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卫立煌由衷的开心。
1955年,他终于回到了大陆。
从秘密会见毛主席到回归祖国,卫立煌在那十七年里,找到了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