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李奇微对外宣称,他将重现类似“仁川登陆”这样的辉煌战绩。然而,不

裂谷长河 2025-05-17 11:39:53

1951年5月,李奇微对外宣称,他将重现类似“仁川登陆”这样的辉煌战绩。然而,不久后,李奇微就惨遭打脸。   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后,李奇微发现志愿军战线延伸太长,便出动机械化部队,意图与北汉江的摩托化部队会合,斩断我军后撤之路。   志愿军总部发现李奇微意图后,命令大部队火速北撤,以免被美军给包了“饺子”。5月24日,谭秉云所在的27军接到了掩护部队北撤的任务。   当时,谭秉云是班长,上级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为部队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就意味着此行有去无回。谭秉云坚定地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于是,谭秉云带着尖刀班星夜疾行,赶到金化东南四十公里处的390高地构建防御工事。稍后,他命令其他人员留下掩护,自己带着新战士毛和下公路设伏。   谭秉云选了一处绝佳的设伏地点,这里一边小河,一边是山沿,公路狭窄,只要炸掉美军的坦克,便能封死他们的前进之路。做好准备工作后,谭秉云就带着毛和埋伏在坑道中,等待美军坦克的到来。   5月25日凌晨,谭秉云感到身下的泥土震动了起来,他连忙叫醒毛和:“醒醒,美军的坦克来了。”他们透过草丛,果然发现美军坦克部队来了。   谭秉云对毛和说:“你留下掩护,我去炸坦克。”说完,他翻身出了坑道,埋伏在公路上,等着美军坦克接近。此时的谭秉云内心也有紧张,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打坦克。   他单腿跪在地上,右手握着一支手雷,左手扣住铁环,等着坦克的靠近。15米、10米、5米、3米……待坦克靠近后,他立马拉掉铁环,将手雷扔了出去。   随着“砰”地一声爆炸,烟尘四起,可坦克丝毫无损,仍“突突”地向前进。谭秉云又往坦克尾部扔了一颗手雷,这次,坦克终于趴窝了。   可因为谭秉云离得太近了,炸弹弹片飞出,也击伤了他的额头,顿时血流如注。毛和见状,赶紧跑过来替他包扎。可谭秉云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伤,连忙问毛和:“坦克呢,炸掉没有?”   毛和一边包扎,一边答道:“炸掉了。”随后,美军的炸弹也在两人身边炸开。谭秉云提枪冲上公路,向第二辆坦克冲过去,并将最后一颗手雷扔了出去。   他一边开枪吸引火力,一边对毛和大喊道:“我掩护,你快绕到后面炸坦克尾部。”在谭秉云的掩护下,毛和炸毁了第二辆坦克。后面的坦克见此情况,纷纷倒车逃跑。   这时,谭秉云发现第二辆坦克的车盖打开了,他立刻冲上坦克,对着坦克里面就是一梭子子弹,消灭了里面的美军。   不久后,美军一辆吉普车摁着喇叭从背面急驰而来,谭秉云瞄准吉普车就是一阵扫射,正好打中了驾驶员,吉普车顿时失控,撞向了上山崖。   这条公路被炸毁的坦克堵住了,而他们的弹药也不多了,谭秉云让毛和回阵地取弹药。看着被炸毁的公路,谭秉云知道要想炸毁其他的坦克,还得再往前。   于是,谭秉云向南走了100多米,找到了一处被茂密的野葡萄遮掩的陡坡,准备再设伏。可他手中的弹药不多了,只得先返回阵地取弹药。而此时,毛和也带着弹药赶了过来,随着毛和来的还有他们的连长。   连长命令谭秉云下阵地,但被谭秉云拒绝了:“连长,我这是小伤,我都已经找到炸坦克的窍门了,你让我留下吧。”拗不过他的连长,只得同意他的请求。   补充完弹药后,谭秉云便前往刚刚找好的陡坡。这里不仅视野很好,能够看清敌人的一举一动,而且还是子弹和炮弹覆盖不到的死角。   正是因为这绝佳的设伏地点,谭秉云在此创造了一个奇迹,单兵在此阻击了美军一个师整整8个小时。   没过多久,地面又开始颤抖起来,谭秉云知道美军坦克又来了。他找准时机,将手雷扔向了第一辆坦克的尾部。   一声巨响后,坦克瞬间着火,瘫在了狭窄的公路上。后面的坦克急忙倒车,乱作一团。混乱中,还夹杂着各种机枪大炮乱射的声音。   就这样,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谭秉云借助地形优势,成功炸毁美军3辆坦克、1辆吉普车,并成功阻击了美军一个师8个小时,为我军北撤争取了时间。   此役过后,谭秉云被授予特等功、“反坦克英雄”等称号,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战斗英雄齐名。回国后,他更是受到毛主席、彭德怀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3年,谭秉云转业回乡,他收起了昔日的荣耀,一心为人民服务。   70年代时,推行火葬,需要敛尸人将尸体从医院太平间运往火葬场。当时,人们都嫌这个工作晦气,没有人愿意做。谭秉云站了出来,这个工作一做又是20多年。   退休后,他又将目光放在了残疾人和孤儿身上,帮助残疾人就业,给孩子们谋福利,逢年过节,他总是撇下家人,来到孤儿院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和爱。   2003年,谭秉云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80岁。在老英雄的身上,军人本色不减,他践行军人的职责,将国与民放在了首位。向老英雄致敬!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