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用脚踢了踢他的头颅,看到这一幕,叛徒谢文东怒了

文史记叙录 2025-05-17 08:04:21

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用脚踢了踢他的头颅,看到这一幕,叛徒谢文东怒了,直接给了汉奸两巴掌,大骂道:“你没有手吗?” 要讲清楚这件事,得先从历史背景说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很多人被逼得走投无路,但也有人站出来反抗,赵尚志就是其中之一。他1908年出生在辽宁朝阳,家里不算富裕,但从小就聪明好学。后来他加入共产党,还进了黄埔军校学军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没犹豫,直接投身抗日,组织起一支队伍,跟日军打游击。那时候东北条件苦,冬天零下几十度,吃不饱穿不暖,可赵尚志带着部队硬是在松花江一带打了上百仗,干掉不少敌人,日本人一提他的名字就头疼,干脆叫他“北国雄狮”。 到了1942年,赵尚志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抗联力量被日军压得喘不过气,粮食武器都短缺。2月12日,他带队袭击鹤立县的一个伪警察据点,想抢点物资,结果中了埋伏。他腿上挨了一枪,被抓了。日伪军把他押到兴山,想撬开他的嘴,问出抗联的秘密。可赵尚志是什么人?宁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4岁。 赵尚志牺牲后,日伪军把他遗体带到兴山警察署。那里条件简陋,遗体被随便扔在地上。负责辨认遗体的人里,有个关键人物——谢文东。谢文东跟赵尚志渊源不浅。1936年,他加入抗联,跟赵尚志一起打过日本人。那时候抗联缺人,他还算有点本事,挺受重用。可到了1939年,情况变了。抗联被围剿得只剩几百人,弹尽粮绝,谢文东扛不住了,投降日本人,成了汉奸,还帮着日军对付老战友。 那天在警察署,谢文东走上前,确认遗体就是赵尚志。就在这时候,一个伪警察上前,用脚踢了踢赵尚志的头颅,想调整位置。这一下可把谢文东惹毛了。他冲过去,抬手就是两巴掌,扇得那人脸都肿了,还咬着牙骂:“你没有手吗?”这一嗓子喊出来,屋里的人全愣了。日本人和伪军都没想到,一个叛徒居然会为死去的抗联将领发火。那一刻,谢文东眼里有怒火,手也攥得紧紧的。 谢文东为啥这么生气?有人说他还念着旧情,毕竟跟赵尚志一起出生入死过,多少有点感情。也有人说,他是怕自己背叛的事被人戳脊梁骨,心里有愧,才借机发泄。不管咋样,他的愤怒没啥用。日伪军还是按计划处理了赵尚志的遗体,拍了照片,把头颅割下来扔进松花江,剩下的送去长春展览。这是对英雄的羞辱,也是侵略者的嚣张。 赵尚志的事迹没因这屈辱被埋没,反而传得更广。他牺牲后,抗联战士更拼了命地打日本人。战后,人们也没忘了他。珠河县改名叫尚志县,哈尔滨修了尚志大街,就为纪念他。2004年,长春施工时挖出一颗颅骨,后来鉴定是赵尚志的。2008年,这遗骨被安葬在辽宁朝阳的烈士陵园,好几百人去送行。他的故事,成了抗战精神的一部分。 再说谢文东,他那两巴掌没改变他的命运。日本投降后,他混进国民党军队,还当了个中将。结果1946年,他在内战中被八路军抓住,公审后枪毙了。他这辈子,从抗联战士到汉奸,再到国民党军官,跌宕起伏,可背叛的污点怎么也抹不掉。历史对他的评价很清楚:叛徒就是叛徒,别指望一点小动作就能翻身。 赵尚志和谢文东,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叛徒,俩人的命运在1942年那天交错。赵尚志用命换来民族的尊严,谢文东却用背叛毁了自己。那两巴掌,打得响,却改不了历史。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