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这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女子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因处决外国传教士被判处死刑。沉重的镣铐锁住她的双脚,却锁不住她眼中燃烧的怒火与倔强! 【消息源自:《1895年“古田教案”制造者受刑现场》凤凰网;《晚清民变档案史料·福建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英国外交部档案FO 17/1240】 1895年夏天,福建古田的山坳里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农民刘阿福蹲在自家茅屋后头磨柴刀,刀刃在青石板上蹭出刺啦刺啦的声响。他婆娘从门缝里探出头,压着嗓子说:“当家的,斋会的人说今夜要动手,你可想清楚了?”刘阿福把刀往地上一插,刀柄颤巍巍晃着:“洋和尚占咱祖坟地盖教堂的时候,官府管过吗?史荦伯那厮告密害得老陈家儿子挨板子的时候,有人讲理吗?” 这话像块烧红的炭,把几个月来的憋屈全点着了。去年冬天,英国传教士史荦伯说后山风水好,硬是把十几户人家的祖坟平了建教堂。县太爷捧着茶壶打哈哈:“洋大人有朝廷批文嘛。”更可恨的是上个月,斋会兄弟半夜聚在谷仓商量抗粮,第二天衙役就踹门抓人——不是洋人告密还能是谁? 八月一日凌晨,月光像掺了水的米汤,稀稀拉拉泼在山路上。三百多个扎红头巾的汉子摸到华山花山洋房时,看门的土狗刚叫半声就被镰刀抹了脖子。史荦伯穿着睡袍举着油灯开门,迎面撞上刘阿福通红的眼睛。“上帝会惩罚……”传教士的洋话没说完,柴刀已经剁进他举灯的胳膊。后面冲进来的农民举着火把,把丝绸窗帘、镀金圣经全点着了,火苗蹿得比教堂尖顶还高。 福州码头的老船工后来回忆,那天清晨江面突然来了两艘铁甲船,炮管子黑森森地指着城门楼。英国领事揪着闽浙总督的辫子吼:“二十四小时内不交凶手,大英帝国的炮弹就替你们审案!”衙门里的师爷连夜翻刑律,发现《大清律例》里压根没写过怎么处置杀洋人的案子。最后判词还是按英国人的意思写:二十六颗脑袋挂上城头示众,连那个给斋会送过饭的寡妇都没放过。 刑场上最扎眼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脚镣磨得脚踝血肉模糊。刽子手扯她头发时,围观的洋人太太们撑起蕾丝阳伞遮太阳。有个戴高礼帽的商人嘀咕:“这些野蛮人总该学会敬畏上帝了。”他没看见人群里有个穿补丁褂子的孩子,正把砍断的麻绳悄悄塞进怀里——那是捆绑他爹刘阿福的。 古田县衙门的案卷里多了一沓摁满红手印的供状,英国领事馆的保险柜新添了张地契。直到辛亥年革命党打过来,华山上的教堂废墟里还能刨出烧焦的十字架,而山脚下多了座无名坟,清明时总有碗冷米饭摆在碑前。
1895年,这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女子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因处决外国传教士被判处死刑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5-17 07:06:12
0
阅读:62
江渐月
图中人物是清朝晚期参与“古田教案”的一名女子 ,临刑前英国人为她拍下这张照片。“古田教案”发生于1895年福建古田,当地百姓与英国传教士矛盾已久,案发时11名传教士被当地百姓杀害。事后英美派军舰示威,清廷迫于压力将26名参与案件的百姓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