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集团军司令曾统兵十万,逃到台湾后:“我职务还不如一个村长” 若说起中国历

鉴史忆往呀 2025-05-14 13:43:13

国民党集团军司令曾统兵十万,逃到台湾后:“我职务还不如一个村长”

若说起中国历史上能被冠以“仙”字的,当属著名的“诗仙”李白。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国民党的将领中还有两个堪称为“仙”的人。

这倒不是说他们的能耐有多大,而是都以高寿去世,十分能活。

其中一位是李仙洲,从战犯特赦后活到了94岁;另一位是李品仙,后来跑去了台湾,活到了98岁。

虽然都很能活,而且名字中都带有一个“仙”字,但是两人的境遇却是完全不同的。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李仙洲出身于黄埔,是蒋介石信任的嫡系将领之一。

而李品仙是桂系军阀出身,属于地方势力派系。

除了军事身份以外,在政治意识上两人依旧相差十万八千里。

李仙洲虽然是黄埔系将领,但思想并没有那么反动,但李品仙十分极端,对我党我军的发展建设破坏极大。

可谓是罪行累累,这也是他撤往台湾的主要原因。

李品仙是广西苍梧人,早年思想先进投身革命,参加了著名的武昌起义还考入了军校。

这在当时同龄人中起点不可谓不高。

因此毕业后自命不凡的李品仙回到了老家广西,准备有一番作为,可是现实始终是残酷的。

他的很多理想都付之东流,在广西混了两年还只是有个虚职。

《黄埔军校生考》记载:“李品仙之所以在广西不能有出头之日,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广西军阀思想较为守旧,不愿意让他这样的专业学生掌握实权”。

不甘心的李品仙气急败坏,决定“跳槽”。他主动投奔了自己的老同学,在湘军中混得不错的唐生智。

在唐生智帐下的李品仙得以被重用,并且很快打下了一定的知名度。

北伐战争期间唐生智已经是第八军的军长了,得益于师出同门这一层关系,李品仙也成为了第八军下辖的主力师师长。

这个时候的李品仙是心满意足的,他坚信如果当时一直在桂系熬下去,根本不能得到师长的位置。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品仙依靠唐生智的权势一路风生水起。

可他没料到的是唐生智后来竟然公然反蒋,而且还以失败告终。

由于和唐生智的关系紧密,李品仙自然难逃干系,只能自认倒霉。

他担心被唐生智事件牵扯,主动潜逃到了香港,以经营农庄为业,静观时局变化。

很快机会就来了,只不过带来转机的并非唐生智,而是桂系统帅李宗仁。

李宗仁对李品仙这个土生土长的广西将领十分中意,再次邀请他加入桂系的“大家庭”。

此时的李宗仁在国民政府中握有实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品仙自然不会错失大好良机。

就这样,在李宗仁的盛情之下李品仙再度出山欣然复命,成为了李宗仁和白崇禧手下最得力也最为信任的桂系大将之一。

在抗战爆发后,由于李宗仁成为前线的总指挥,作为李宗仁嫡系的李品仙部自然成为了重点照顾的对象。

最鼎盛时期李品仙担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手下有3个军,兵力达10万人之多。

得意洋洋的李品仙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这个危险来自于白崇禧。

白崇禧和李宗仁向来不和,而且李品仙和白崇禧之间也有嫌隙。

果不其然,不久后他手下的两个主力军就被抽走,另外成立了第二十一集团军。

由白崇禧的心腹廖磊担任总司令,李品仙堂堂一个集团军司令,手下竟然只有一个军的兵力,沦为了笑话。

解放战争中李品仙反对李宗仁提出的国共和谈计划,主张武力征服,而且是桂系中十分强硬和顽固的一派。

然而潮流之势岂是他一人能对抗的呢,不久后国民党军队就兵败如山倒,李品仙见大事不妙就溃逃到了台湾。

值得一提的是,白崇禧就是在国民党的授意下被李品仙骗去台湾的。

因为不是蒋介石的嫡系,1952年李品仙就迎来了退休,后来他被街坊邻居推选为了邻长,也就是我们大陆的社区居委会一级的管理者。

能管理的也就十个人左右,就连他自己都自嘲不已。

李品仙的身上带有旧时代军人的鲜明特点,他早年参加革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校成为职业军人。

一生历经大小战役数十场,几乎见证了整个时代的变迁。

可是他的经历并没有让他看清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走向了与时代潮流作对。

与人民作对的道路,落了个晚节不保,也实在是令人唏嘘。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