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年,纳兰性德大婚。新婚夜,他送走宾客,走进洞房。深吸一口气,掀开了新娘的红盖头。一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他的手僵在半空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新娘问:“你怎么了?” 徐志摩是民国时期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文人,他的文章沁人心脾、让人读过之后有一种想要谈恋爱的感觉,因此被众人所推崇。然而这位生性多情的文人却也有自己的偶像,他就是有着“明朝国初第一词手”美誉的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父亲就是在康熙一朝一度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他娶了努尔哈赤的儿子阿齐格的女儿,这么一算,纳兰性德和康熙皇帝就是表亲关系,算得上的皇亲国戚了。
作为一名出身于满族贵族的子弟,纳兰性德对于汉文化是相当推崇的,他的骨子里对孔孟之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作为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对于从政没有丝毫的兴趣,却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在诗词方面堪称一绝。
同时,这位大文豪还是一位性情中人,他从小与表妹一起长大,称得上是青梅竹马,两人的感情相当地好,甚至互生爱慕之情。 可是按照当时清朝的规定,凡是年满15岁的未婚女子,都要进宫参加选秀,纳兰性德的表妹虽然出身贵族,也不能破坏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
纳兰性德和表妹虽然都相互爱慕着对方,可是谁也不敢违背皇家的规定,最终他的表妹被选入后宫成了皇帝的老婆,而纳兰性德只能仰天长叹,把这份感情深藏在心中。 从那天起,纳兰性德变得抑郁寡欢,整天思念着已经身在宫中的表妹,整个人都变得非常阴郁。他的父亲明珠看到儿子如此颓废,非常着急,于是私下里为他安排了一门婚事,想要把儿子从失去爱人的境况中解脱出来。 父母给纳兰性德物色的妻子是两广总督兼兵部尚书卢兴祖的女儿卢氏,此女子从小在江南长大,有着江南女子温婉、以及渊博的学识。
当时的纳兰性德还沉浸在与表妹无缘此生的悲痛中,对于这场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没有一点兴趣,忙着搞文学创作。 等到大婚当天,纳兰性德被逼无奈穿上新郎的服饰,与卢氏拜完堂、进入洞房。当他漫不经心地掀开新娘的盖头时,却被卢氏秀美的脸庞深深地吸引,直到这时,纳兰性德才相信一见钟情真的存在,自己就是亲历者。 婚后,夫妻二人感情深厚,纳兰性德经常与颇有才气的妻子卢氏一起讨论诗词文章,说到兴奋之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拉住卢氏的手。
在卢氏的支持和帮助下,纳兰性德的事业犹如坐上了火箭,先是考中了进士,后来又深得皇帝信任,成为了御前侍卫。 不过事业上的节节高升没能让纳兰性德高兴太多,因为如此一来,他就无法和卢氏出双入对,这对于“宠妻狂魔”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不过卢氏倒是很支持丈夫,常常宽慰纳兰性德,让他以事业为重,自己则在家操持家务。 不久之后,夫妻俩得到了一个喜讯,那就是卢氏为纳兰性德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不是传宗接代的结果,而是两人爱情的结晶。
可是还没等两人感受到初为人母、为人父的喜悦时,卢氏因为生产时感染了风寒,在一个月后不幸去世,把刚出生的孩子和悲痛欲绝的丈夫留在了世上。 卢氏的去世对纳兰性德的打击很大,他在祭奠亡妻时,写下了著名的“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这一句词道出了纳兰性德对妻子卢氏的无限怀念,也足以证明两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地深厚。 此后,纳兰性德还有几段感情,可是却始终无法让其从失去卢氏的心理阴影里走出来。他多次为亡妻写过悼词,每一首都堪称经典,直击内心最深处。纳兰性德在卢氏去世的那天起,就变得郁郁寡欢,他把自己对卢氏的思念全都放在了诗词中。 1685年,31岁的纳兰性德在妻子卢氏忌日当天去世,与他的那位佳偶在另一个世界相聚。这对于纳兰性德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他不用再如同行尸走肉般生活在人世,可以与卢氏在另外一个世界长相厮守,这或许正是纳兰性德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