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是洛普巡,25架已击落,莫迪拿出藏16年的宝贝,中方3次降温

微鉴国际 2025-05-13 15:55:17

2025年5月,南亚的局势又一次炸了锅。印度总理莫迪一声令下,启动“朱砂行动”,把藏了16年的“哈洛普”无人机拿出来对付巴基斯坦,结果25架被对方打得稀烂。这边厢战火烧得正旺,那边厢中国连发三声喊话,要双方冷静下来,别把事儿闹得不可收拾。这场冲突不光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莫迪政治生涯的一次大考。 说起纳伦德拉·莫迪,那可是印度政坛的风云人物。他1950年9月17日生在古吉拉特邦一个小地方,叫瓦德纳加尔,家里不算有钱,老爹在火车站摆茶摊,靠卖茶养活一家六口。小时候,莫迪就跟着父亲干活,推着小车在站台上吆喝卖茶,风吹日晒,日子过得紧巴巴。 8岁那年,他接触到民族主义志愿者组织(RSS),那是个纪律特别严的地方,讲的是印度教民族主义。他被这套理念吸引住了,跟着导师跑前跑后,参加晨练、背誓词,慢慢把这些想法刻在了心里。到了青少年时期,他在街头组织过不少青年集会,喊着口号呼吁大家团结起来。 莫迪的学业不算顺畅。1967年高中毕业后,他通过函授在1978年从德里大学拿了个政治学学士学位,后来1983年又在古吉拉特大学混了个硕士学位。他的学位后来还闹出过争议,有人说他学历造假,不过德里大学2016年站出来澄清,说学士学位是真的。读书时,他喜欢一个人啃书,历史和政治类的尤其多,笔记本里写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想法。 1968年,18岁的他按种姓传统结了婚,对象叫贾肖达本·奇曼拉尔。不过婚没结多久,他就离家出走了,投身RSS的生活。两人没离婚,但他一直没公开承认这段婚姻,直到2014年竞选总理时才松口。据说他是故意瞒着,为的是符合RSS对全职工作者得独身的要求。那几年,他背个包就跑去喜马拉雅山,拜访过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创办的机构,比如贝卢尔寺。 1971年,莫迪正式加入RSS当全职工作者,负责跑腿协调。他走街串巷,发传单、开会,组织能力特别强。1985年,他被派到印度人民党(BJP),算是正式踏进政治圈。1990年,他帮着组织了L.K.阿德瓦尼的拉姆·拉特·亚特拉,骑着自行车到处宣传,忙得满头大汗,帮BJP拉了不少支持。

2001年,莫迪当上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他大刀阔斧搞工业,拉外资,修高速公路,把古吉拉特弄成了经济亮点。可2002年的骚乱让他背了个大黑锅,死了上千人,有人说他没管好。虽然2012年最高法院调查说他没直接责任,但这事儿一直是他甩不掉的阴影。不过,他还是带着BJP在2002、2007和2012年的选举里连赢三场,靠选票稳住了位置。 2014年,莫迪成了BJP的总理候选人。他全国跑宣传,讲发展、反腐败,嗓门洪亮,感染力十足。选民买账,BJP大获全胜。5月26日,他在新德里当上印度第14任总理,站在总统府前挥手,人群欢呼声震天响。 当了总理后,莫迪搞了不少大动作。“清洁印度运动”扫街道、建厕所,“印度制造”拉外资搞生产,商品与服务税把市场整统一。他的外交也挺硬气,跟美国、日本领导人谈笑风生,但对巴基斯坦和中国边境问题从不手软。2019年,他废了宪法第370条,取消了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巴基斯坦跳脚抗议。 2024年,他第三次当选总理,选民还是愿意信他的愿景。他承诺搞技术创新,火车跑得更快,城市更亮堂。可2025年4月,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把全国震住了,26人死了。莫迪紧急开会,盯着地图下了决心,启动“朱砂行动”,把藏了16年的“哈洛普”无人机拿出来用。可惜25架被打下来,国内骂声一片,他的领导力这回真被考验了。 2025年4月22日,查谟和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出大事了。恐怖分子袭击游客,死了26人,其中25个印度人,1个尼泊尔人。印度政府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支持的伊斯兰抵抗阵线干的,说这是拉什卡尔-塔伊巴的分支。民众气炸了,走上街头要政府给说法。新德里开新闻会,官员语气硬邦邦,指责巴基斯坦放纵恐怖主义。 接下来几周,印巴关系崩得没法看。印度在联合国发言,措辞狠得不行,巴基斯坦直接召回大使,还关了领空。边境控制线两边,士兵枪都端上了,炮声时不时响起来。5月7日凌晨,莫迪签了命令,启动“朱砂行动”,用朱砂代表印度的硬气。 当天清晨,印度北部空军基地忙开了。战机“阵风”、苏-30MKI和米格-29都出动了,直奔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训练营。炸弹扔下去,火光冲天,建筑全塌了。 同时,印度还派出了“哈洛普”无人机。这玩意儿是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造的巡飞弹药,2009年印度花1亿美元买了10架,后来攒了大概160架,藏了16年没怎么用。每架2.5米长,翼展3米,能在天上转9小时,带着爆炸物专打精准目标。5月7日夜里,几十架“哈洛普”从发射筒飞出去,低空冲过边境,直奔巴基斯坦的雷达站和防空阵地。 可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伊斯兰堡附近的防空基地早盯着呢,雷达一报警,导弹就发射了,防空炮也开了火。结果一架“哈洛普”被导弹干掉,炸成火球摔田里,另一架刚要冲过去,又被炮火打碎了。巴基斯坦第二天就放话,说击落25架“哈洛普”,自己这边就4个士兵受点轻伤,民房有点小损失。印度这边指挥中心傻眼了,屏幕上的信号一个个没了,气氛沉得不行。

空袭也没讨到便宜。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机起飞拦截,双方在天上干得挺激烈。两边都说自己打下了对方飞机,但具体数字谁也说不清。印度军方发声明说炸了好几个目标,可没细说。巴基斯坦则晒出无人机残骸,士兵对着镜头比划,士气看着挺高。 印度国内舆论先是吹了一波,说行动大获成功,民众还放了烟花。可等无人机被打下来的消息传开,风向全变了。反对党在议会开骂,说莫迪决策太草率,白扔了贵重装备。街上也有人抗议,质问为啥没达到预期。莫迪开记者会,硬着头皮说行动震慑了敌人,可谁都听得出他底气不足。 国际上也炸开了锅。美国国务院喊话要双方克制,联合国安理会开了闭门会。中国外交部5月8日第一次发声,要双方冷静,之后两天又说了两次,怕局势彻底崩盘。中国外长还跟印巴外长打了电话,提议在北京或者别的地方谈谈,把危机压下去。 这事儿还暴露了“哈洛普”的短板。以色列当初吹它隐身厉害,可实战被拦了90%。印度2009年买的那批已经有点老了,碰上现代防空系统完全不够看。专家分析说,这行动计划太乐观,低估了巴基斯坦的防备。 到5月10日,边境的炮火慢慢停了,双方没再往大了闹。莫迪这边开始内部复盘,军方琢磨怎么调整无人机战术。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开了紧急会,说要加强边境防御,警告印度别再来挑衅。局势算暂时稳住了,可空气里还是有股火药味。

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就像一面镜子,把南亚的复杂和脆弱照得清清楚楚。莫迪的“朱砂行动”没打出想要的效果,反而让人看清了军事冒险的代价。25架“哈洛普”砸下去,不光是技术不行,更是战略上得好好想想。中国三次降温喊话,给这场乱局添了点理智,可和平的路还长着呢。您觉得这场冲突留下了啥教训?是继续硬碰硬,还是得坐下来聊聊?欢迎说说您的想法,咱们一起琢磨琢磨印巴以后会咋走。

0 阅读:126

猜你喜欢

微鉴国际

微鉴国际

微鉴深层脉络,分析国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