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核航母落空?美媒:除关键术落后,多重原因让中国没必要发展

微鉴国际 2025-04-30 16:30:41

近段时期,有关中国下一艘航空母舰已经在建造的消息不断,有卫星图片显示,某造船厂的大型船坞内有新船正在准备铺设,许多零部件已经到位。有不少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中国海军的下一艘航空母舰(004航母),加上此前武汉水泥航母被曝光有较大的调整,舰岛进一步缩小。为此,不少军迷网友认为,中国下一艘航空母舰将会采用核动力,整体水平将与美国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相当,甚至在部分技术上有所超越。 网传疑似正在建造中的004航母 近些年,随着中国在航空母舰领域的飞速发展,对于核动力航母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福建舰航母在官方已经公开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规动力”的情况下,至今依旧有不少军迷认为是“核常联合动力”。所以,军迷对中国发展核动力航母给予了极高的期待,同时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常规动力航母只是过渡,并不会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我们何时会实现核动力这一目标,目前也还没有定论,官方也从未公开过我国是否正在建造“核动力”航母,只是简单的提到“中国的航母技术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中。”

那么我们的目标为何会是核动力航母呢?与常规动力航母相比,核动力航母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在服役期内无限航行,超过10年才更换一次燃料,对后勤补给的依赖低,可实现全球常态化部署,作战效率相对更高。加上核动力航母又是美国海洋霸权地位的象征,发展核动力不仅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是全球各国的目标。但限于高昂的成本,复杂的技术,在当今世界上也仅有两个国家装备核动力航母,一个是法国,一个是美国。

法国虽然是除美国以外全球唯一一个装备核动力航母的国家,但该航母使用的核反应堆来自“凯旋”级战略核潜艇的2座K15压水式核反应堆,与戴高乐号航母4.5万吨的满载排水量相比,“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仅1.4万吨,排水量差距超过3倍,反应堆数量却只增加了一座,犹如小马拉大车。导致戴高乐号航母的最大航速仅有27节,还不如常规动力航母动力充沛,战场支援和脱离战场的能力受限,一旦高速航行舰载机出动率大打折扣。 戴高乐号航母 且该反应堆燃料丰度较低,导致堆芯体积较大,换料周期短于美国高浓度铀反应堆(戴高乐号大约10年就要更换燃料,福特级已经能够做到50年不更换),出动率较低。与此同时,戴高乐号航母还面临复杂的核反应堆维护,维护周期和成本都远高于常规动力航母。所以,在核反应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国海军不可能贸然建造核动力航母,一旦成为鸡肋,还不如常规动力航母实用。 福特号航母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1945》网站就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可能永远不会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文章称,关于中国建造0044型核动力超级航母的传言,已经在互联网流传了近10年。长期以来,中国海军一直希望打造核动力航母,以提升中国海军的整体地位,并提升远洋作战能力,实现全球部署,挑战美国数十年的海上主导地位。 美国《1945》网站的报道 同时该网站还提到,截至2025年4月,还没有证据证明中国海军正在建造核动力航母,而且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中国很快实现核动力航母的梦想可能性不大。 首先他们认为,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比建造传统航空母舰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更换动力系统的问题,需要根据舰体的重量、平衡、内部布局、维护需求、训练需求和补给需求等重新设计,基本等于是重头再来,设计难度大得多,且从常规动力航母到核动力航母的跨度,远大于从零到有航母的跨越,在这一方美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代价和数十年的努力。同时还提到,尽管中国拥有强大的造船能力,但中国还从未建造过核动力水面舰艇。

其装备的水下战略核潜艇,在噪音减少、反应堆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方面,仍然比美国和俄罗斯的设计落后一代以上,如果中国还不能部署与美俄相提并论的战略核潜艇,就直接跳跃式地直接建造与“福特”级相同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并不现实。 其次,他们认为尽管中国能够大规模生产驱逐舰、两栖攻击舰、护卫舰,甚至是常规动力航母,且军舰的建造速度在全球处于第一的位置。但在用于大型水面舰艇核动力推进高端系统集成方面存在困难。同时,截至2025年,他们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中国海军已经掌握了适用于大型水面舰艇的微型化海军反应堆。

第三就是中国海军目前的战略需求并不需要核动力,中国海军现在的部署主要集中是台湾海、南海和东海等方向,再延伸就是整个印太地区,而不是更远的大西洋或印度洋。所以他们认为中国海军部署常规动力航母就已经能够满足需求,并不需要核动力航母。同时,区域性部署发展核动力航母收益不会太大,完全没有必要 第四就是成本太高,他们认为核动力航母的建造、维护和使用成本过于高昂,不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 最后他们还提到,在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蜂群和先进的水下武器对水面舰艇威胁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使大型水面舰艇变得越来越脆弱,发展核动力航母的投资回报越来越低。所以,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他们认为中国海军目前还不具备建造核动力航母的能力,战略上也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

该网站还预测了中国海军未来可能会走的几条路。一是继续完善和扩大其常规航母舰队,在未来十年内,部署三到六艘常规超级航母,这些航母足以在中国周边海域占据主导地位; 二是在2030年代某个时候建造一艘单一、具有实验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尝试缓慢、谨慎地进入核动力航母领域,以实现稳步推进,就像美国1960年代建造“企业”号时那样,通过少量建造来评估核动力航母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对战力的提升,这样可有效降低风险。一旦成功,可能会为本世纪中叶中国海军成为全球蓝色海军奠定基础。 004航母想象图 三是专注于研制能够削弱美国航母战斗群威胁的反制武器,这也是他们认为最明智的选择。与航空母舰相比,研制反制手段成本更高,且一旦在战争中成功摧毁美国航母群,美国的海上优势将荡然无存,数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美国也将从海洋霸主的位置上跌落下来。并表示,中国已经在反进入/区域拒止(A2/AD)系统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加倍投资于导弹、无人机、潜艇和网络战能力的开发。

不过最后我们想说的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发展就从未准确过,就像辽宁舰装备之初它们就认为中国可能要5年后才能完成舰载机的起降试验,然而辽宁舰才服役2个多月,歼15“飞鲨”就完成了起降测试。就连福建舰的建造,并搭载使用电磁弹射器也是他们所没有预料到的,一开始他们认为中国海军可能会继续建造与山东舰一样的航母,没想到山东舰这一型航母就一艘,转而直接建造弹射航母。

起初他们认为福建舰将会采用蒸汽弹射器,但没想到的是直接进入电磁弹射时代,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弹射器技术比美国还先进。所以,他们认为中国还没有能力建造核动力航母,也认为没有必要装备核动力航母,这一切都只是假想罢了。

0 阅读:149

猜你喜欢

微鉴国际

微鉴国际

微鉴深层脉络,分析国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