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6年,李贤进宫找母亲武则天,没曾想,却看到武则天一脸潮红,衣冠不整的走出寝殿,这时的李贤还没有明白过来,谁料,他却看到了屏风下露出的青袍,这不是方士明崇俨的衣服吗?
684年,李贤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静静地躺在东宫冷清的太子寝宫中。
昔日春风得意的太子,如今却凄凉地走向人生的尽头,他的死,是这场皇权游戏的最后一幕。
数月前,李贤被母后武则天软禁东宫,每日以泪洗面。他不明白,为何母亲要如此狠心地对待自己。
然而,他怎么都不会想到,当初无心的一句话,竟会酿成如此大祸。
那一天,他进宫觐见母后,却意外撞见武则天和明崇俨行苟且之事。
愤怒的李贤当即请求武则天,让明崇俨随自己回东宫诊治父皇的病情。
武则天勃然大怒:“你越界了,你给给滚出去!”
李贤满腔怨愤,回到东宫摔砸一通,却无计可施。他将这件事告诉了贴身侍卫陈道明,希望陈道明能助自己揭发武则天的丑行。
陈道明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竭尽全力为太子分忧,谁知这竟是李贤此生最后悔的决定。
他怎么都没想想到,他前脚刚说完,后脚陈道明便将此事告知了武则天,彻底断送了李贤的前程。
而此时的武则天,正心烦意乱地坐在寝宫内,李贤的话像一根刺,狠狠地扎在她心上。
她担心这件事泄露出去,会成为天大的丑闻,那时候自己的江山社稷怕是难保。
武则天越想越恼火,她觉得李贤实在太过锋芒毕露,目无尊长,简直就像当年的李世民一样咄咄逼人。
相比之下,长子李弘、三子李显和四子李旦都要顺眼得多。只是一念之间,武则天便决定铲除这个心怀叵测的儿子。
明崇俨见状,连忙跪下请求武则天放他离宫,以此避开李贤的追查。武则天疼惜爱郎,怎么可能会为难他,所以当即便放走了明崇俨。
其实早在多年前,武则天和李贤的关系就已经出现了裂痕。
那一年李贤才13岁,就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才华。他在朝堂上对武则天的政令评头论足,常常让武则天颜面扫地。
彼时的武则天还不似后来那般心狠手辣,对这个聪慧过人的儿子还抱有一丝期待。
她常常召李贤入宫,亲自教导他治国之道。岂料这反而让骄傲的李贤更加目中无人,屡屡忤逆母后的意旨。
武则天渐渐对李贤失去了耐心,她将矛头对准了长子李弘,有意在朝堂内外扶持李弘,以制衡专横跋扈的李贤。
李贤见状,更是怒不可遏,在朝堂之上与母后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就这样,母子二人相争不下,武则天索性罢免了李贤的太子之位,改立李显为太子。
愤怒的李贤离京出走,在外游历好几年,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到长安。
谁知命运弄人,他这一回来,就撞见了母后与明崇俨苟合的丑事。
当陈道明向武则天禀报,称李贤曾说要“除奸佞,惩不贤”。武则天大喜过望,当即以谋反罪将李贤囚禁东宫。
李贤被囚之后,本来就心高气傲的他根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不到半年的时候,便撒手人寰,死时不过也才29岁。
幸运
权利面前,啥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