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毛主席去南泥湾视察,王震请他吃了一桌大餐。临走时,毛主席看到桌子上剩下的半只烧鸡,打包装进了口袋,并说:“我拿回去炖汤,不然可惜了。”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国民党部队调转枪口,将矛头对准了艰苦作战的八路军队伍。 国民党采取了“围困”政策,切断了八路军的粮食,药品,以及各种物资,当时的革命根据地,连一斤棉花都运不进来。 面对这种“吃不饱”“穿不暖”的革命生涯,毛主席率先提出了“自力更生”的生产自救政策。 即不靠任何的粮食和衣物补给,想吃什么就自己种,想穿什么就自己织。 年过五旬的毛主席亲自带头,在住宿的窑洞旁开垦了一块菜地,种上了茄子和红辣椒。周总理则拉起了织机,亲自为将士们纺线织衣。 1941年的3月份,王震带领着359旅进入了南泥湾,那时候的南泥湾寸草不生,人迹罕至,一度被百姓称为“烂泥湾”。 老蒋本以为将八路军围困在这样的地方,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八路军的队伍就会溃不成军,到时候还能省几发子弹。 但旅长王震亲自带头开垦荒地,他不断动员八路军将士们,国民党越是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就越不能让他们如意! 在连片都是沼泽地的南泥湾中,战士们不仅没有住的地方,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沼泽地里,为了安全起见,将士们最初只能靠着树根睡觉休息。 在最初开垦荒地时,连一个用来刨地的锄头都没有,将士们就用废弃的弹片,打制成耕地的犁。 在王震旅长的带领下,全体将士们背枪上战场,扛锄下田庄,不仅要抵抗国民党时不时的带兵侵扰,还要看顾好地里的庄稼。 不过两年的光景,曾经狗都嫌的“烂泥湾”被八路军将士改造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 王震上报党中央,详细描述了南泥湾开垦的成果,临了还嘲讽了蒋介石一番,“当初老蒋想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如今359旅的将士们各个都胖了一圈!” 毛主席听闻后便亲自到南泥湾视察,王震旅长特意准备了一桌菜,其中最诱人的当属一盘烧鸡。 毛主席看着丰盛的菜没有动筷子,反而问起了旁边的小战士 “你们平常都能吃上肉吗?” “能吃上!现在有自己养的鸡,羊和牛,每周都能吃上两次肉,每月还能吃上一次牛肉呢!” 毛主席听完欣慰的点了点头 “只有战士们能吃上肉,我才有资格吃这口烧鸡啊!” 众人很快就将桌子上的菜吃的一干二净,那盘烧鸡更是只剩下了盘鸡骨架,但攀谈之际,毛主席则时不时的盯着桌子上剩的鸡骨头。 王震本打算吩咐厨房再来一只鸡,却被毛主席给叫住了。 “这些鸡骨架扔掉实在可惜,前线还有些战士,连一口肉都吃不上呢!” 王震见状,本打算抓两只鸡让毛主席带走,结果毛主席却说南泥湾将士养的鸡,该留给将士们自己解解馋。 只见毛主席起了身,是用油纸布将剩下的鸡架骨包好,放进了上衣的口袋里。 在毛主席离开南泥湾,拍摄的照片中,还能清楚的看到他上衣的口袋里鼓鼓囊囊,里面装着的,正是吃剩的鸡骨架。 这包鸡骨架被毛主席带走后,足足熬了两大锅的鸡骨头汤,里面又加入了些地里种的大白菜,前线的战士们调侃到“还是第一次喝鸡骨白菜汤!” 这件事情后来口口相传,不少人把这件事称为“口袋烧鸡”。
1943年,毛主席去南泥湾视察,王震请他吃了一桌大餐。临走时,毛主席看到桌子上剩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12 09:42:43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