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衣服的各种称谓 现在我们穿的统称衣服或衣裳,其实古代各有各的称呼,区分很清楚,上曰衣,下曰裳。一句话说明了衣和裳的上下区别,而服呢,则特指内衣,贴身穿的衣物,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服是“月”字旁,古代代表肉,与人体相关,所以雨衣、睡衣,用衣而不用裳。裳在古代类似于裙,男女都穿。 衫指单层衣服;衬指衬在里面的;襦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时御寒所服 ;袄指多层衣服;亵指贴身穿的上衣,类似现在的内衣 ;裘指皮衣 ,如:“五花马,千斤裘 ;袍指长袄,长至脚背,如长袍,有里子面子 , 中间絮丝棉麻 ,“袍”是形声字,“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褐用粗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贫苦人所穿 。襟最初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服的前幅 ,如连襟就表示亲家,代表很亲近;褂是明代以后才有的词,表示外衣,北方多使用,和衫差不多,有长褂、短褂,黄马褂等。 衽和襟差不多,衣襟左压右为右衽,是代表汉民族;而反之为左衽,右压左为左衽,代表少数民族,披发左衽代表蛮夷。汉族男的右衽,女性左衽,并流传到现在,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衣服,这也代表男尊女卑,其实应该和穿衣习惯有关,古代贵族男性有人服侍,地位尊贵,根据人一般用右手习惯,而左压右方式,服侍的人系着方便,同时生活也方便,而少数民族由于狩猎习惯形成左衽。因此逐渐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礼仪。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衣服扣挪到了中间,男女衣襟压的方式也不一样。也形成古代尚左,以左为上生活习惯,男左女右,旁门左道等皆来源于此。 袖 指衣袖,古代衣袖很长,“长袖”、“广袖” ,也叫“袂” 。裾 指衣服的下摆 ,裙指下衣,也就是“裳” ,意指女性着装。而衩指裙开口的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活动,裙子在正中间位置开一个衩,古代用裙衩代表女性。 古代的服饰有鲜明的特点,从着装和颜色上显示了贵贱尊卑和职业,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地位人的代称,有的沿用至今。 黔首:黔指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引申为没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也指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青衫指低级官吏;朱紫指高级官僚,满门朱紫,红得发紫即来源于此。 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 巾帼: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 。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而代表妇女, “缙绅” :缙指插,绅指腰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 ,古代士大夫入朝时 , 把记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带间,“缙绅”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称 。 古代衣服还有很多,说法也有很多,代表了贵贱尊卑,现在衣服着装随意,也没有限制,但一些说法和习惯却保留了下来,也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领导班子最强组合!
【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