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却被1200名日军包围,激战一番后,八路军的子弹便打光了,就在这生死存亡时,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 龙书金,1910年出生在湖南茶陵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家里没啥地,日子过得紧巴巴。1929年,他加入了赤卫队,1930年正式编入红军,第二年入了共青团,1932年转成中共党员。这一路,他没少吃苦。中央苏区反“围剿”时,他扛着枪上阵,长征路上也硬是咬牙走下来。长征后,他打过东征西征,东征时还当过突击队长,带着弟兄们强渡黄河,那一仗打得漂亮,被人喊作“战斗英雄”。到了抗日战争,他跟着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混,从连长干到副营长,再到营长,1939年在山东陵县大宗家那场恶战里受了伤,左手落了残疾。 钟子敬,1895年生在山东德州陵县大宗家村,是个地主,手里有百十亩地,雇了不少佃户和长工。说起他,村里人评价还不错,灾年他减过租子,穷人饿得不行时他也接济过,还修过桥铺过路,算得上心善。为防土匪,他家里备了些枪支弹药,毕竟那年头乱,谁都得自保。1939年3月底,八路军第5支队路过,他没含糊,直接把龙书金带着的300人接到自家大院,管吃管住,挺够意思。 1939年3月末,八路军第5支队在曾国华指挥下,跑到陵县大宗家一带休整。这支队伍挺大,差不多2000人,分头驻扎各村。龙书金带的那300人就住进了钟子敬的大院,战士们刚放下枪,想着歇口气。结果4月1日天刚亮,麻烦来了——汉奸跑去给日军通风报信。一大早,2000多日军杀到村子,把大宗家围得水泄不通。日军还搞错了情报,以为龙书金这300人是八路军的司令部,火力冲着大院就招呼上了。龙书金赶紧组织人抵抗,一边派人护着村民撤退。战斗打得激烈,日军机枪突突响,村里一半都被占了。 战士们退到钟子敬的大院,靠着院墙硬扛。那墙结实,子弹打不穿,双方僵持着。到了下午五点,八路军的子弹打光了,眼看着撑不住,龙书金琢磨着得突围。就在这节骨眼儿上,钟子敬跑了过来。他没跑路,也没躲着,而是让人从地窖里搬出十几箱子弹——这可是他早就藏好的家底。战士们赶紧装弹,火力又起来了,日军被打得懵了圈。关键时候,曾国华带着援军从外头杀进来,里外夹击,日军扛不住,撤了。八路军这才突围成功。 这场仗打完,八路军损失不小,300多人没了,包括政委曾庆洪这样的骨干。龙书金腿上中了弹,伤得不轻,好歹命保住了。日军那边折了500人,也没讨到啥便宜。战后,曾国华专门谢了钟子敬,说他是“抗日义士”,村里人也对他更敬重。龙书金养好伤接着上战场,后来还混到了少将军衔,1955年授的。钟子敬没啥大事迹了,就留在大宗家,晚年过得平淡,乡亲们都念他的好。 这仗为啥有意思 这事儿听着挺传奇,一个地主,咋就跟八路军搅和一块儿了呢?其实那年头,日本人侵略,谁都跑不掉。钟子敬虽是地主,但也不是啥坏蛋,他拿出子弹救人,说明他心里有杆秤,知道啥是大义。八路军那300人,弹尽粮绝还死扛,靠的就是一股子硬气。这场仗不大,可军民一块儿抗日的劲儿,让人看了心里热乎。放到整个抗战里,这种事儿不算少,老百姓跟部队一条心,才把鬼子赶出去。 龙书金这人,打仗不含糊,从红军到八路军,一步步走过来,命硬得很。钟子敬呢,地主这身份不假,可他干的事儿不赖,至少那300人能活下来,多亏了他那十几箱子弹。抗战那几年,啥人都有,有卖国的,有抗日的,钟子敬站对了队,村里人没白夸他。说白了,这故事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战役,可那股子团结劲儿,挺接地气,也挺让人动容。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