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南京一名女护士在防疫站遇害,警方从她的体内取出了几根黄而泛白的毛发。她的男友表示是自己所为,不料,警方怒斥道:“你撒谎!” 1974年6月30日,南京市下关区防疫站发生了一起命案,受害者是19岁的女护士王兰红。她被发现死在二楼值班室,案发现场留下了让人揪心的线索。警方调查发现,她是被人用铁丝勒死的,死前还遭受了性侵犯。更关键的是,法医在她体内提取了几根黄而泛白的毛发,这成了破案的突破口。这案子一出,震惊了整个南京,大家都在议论,到底是谁这么狠毒,连个年轻姑娘都不放过。 王兰红,1955年出生,家境普通,父母是工人。她从小就喜欢医学,1973年从南京卫生学校毕业后,分到下关区防疫站上班。她人长得清秀,工作又踏实,同事和附近的居民都挺喜欢她。生活上,她跟男友赵学德感情不错,认识的人都觉得这俩人迟早会结婚。可谁也没想到,1974年6月30日那天,她的人生就这么断了线。 那天,王兰红是临时替同事值班。中午12点,她到了防疫站,把大门锁好,上了二楼值班室休息。15时30分,她下楼给几个外地女青年开了门,十分钟后又回了楼上。到16时左右,有人打电话没人接,16时15分有人敲门喊她也没动静。后来几个路人觉得不对劲,从厕所窗户翻进去一看,她已经没了气。法医检查后说,她是15时40分到16时之间死的,死因是被铁丝勒住脖子窒息,之前还被侵犯过。 警方在现场找到了不少东西:指纹、足迹,还有那几根黄白毛发。毛发这个线索很特别,不是一般人身上的,看着有点怪。当时技术有限,但警方还是把这些证据仔仔细细地收好,准备拿来查案。没想到,这时候王兰红的男友赵学德跑来自首,说人是他杀的。按理说,这么快有人认罪,案子应该好破了吧?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赵学德到警局说,他跟王兰红吵架,一气之下失手杀了她。可警方一查,他的说法漏洞太多。先不说细节对不上,现场留下的体液血型跟他根本不符。警察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把他叫来一顿质问,最后他承认自己压根没杀人。那他为啥要撒谎?赵学德交代,他是觉得女友死了还有“丑闻”,想替她遮掩,才编了这么个故事。警方听完更生气,这不是添乱吗! 赵学德这边靠不住,警方只能重新找方向。先是怀疑防疫站内部的人,比如职工韩广金和前职工洪庆来。这两人平时跟王兰红接触多,动机上说得过去。可查下来,他们的指纹和血型都对不上,嫌疑就排除了。接着,警方想到可能是外来人员作案,毕竟案发那天有人看到王兰红给外地人开门。这条线一查,范围就大了,难度也上去了。 为了找真凶,专案组下了狠功夫。他们把南京周边的外来人口挨个筛查,还调了23万份指纹档案来比对。那年头没电脑,全靠人眼看、手工查,工作量大得吓人。警察们没日没夜地干,眼睛都熬红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们锁定了嫌疑人钟声,一个24岁的黑龙江人。这家伙有前科,之前因为强奸未遂跑了,案发那天正好在南京流窜。 钟声的行踪很快被摸清。1974年6月30日,他先在下关卫生所看病,看到王兰红一个人进防疫站大楼,就起了歹心。他从窗户翻进去,用铁丝勒死了她,还干了丧尽天良的事。完事后,他跑到了苏州,结果没多久就被抓了。警方一查,指纹、血型全对得上,那几根黄白毛发也跟他吻合。1974年9月,钟声被判了死刑,枪毙了。这案子总算画上了句号。 王兰红的家人听到判决,哭得死去活来。她年纪轻轻就没了,家里人怎么接受得了?赵学德那边也没好到哪去,虽然他没杀人,但撒谎误导警方,名声算是毁了。这案子破了以后,南京老百姓议论了好一阵子,大家都说,公共安全得重视起来,不然这种事谁碰上都受不了。警方这回靠着扎实的排查把凶手抓住,也给社会吃了个定心丸。 回头看这案子,挺让人感慨的。王兰红一个普通姑娘,就因为值个班,命没了。钟声这种人,劣迹斑斑还到处流窜,早点抓住不就没这事了?警方虽然破了案,但一开始也被赵学德的假供词牵着走,花了不少冤枉时间。好在他们没放弃,硬是靠人力把23万份档案翻了出来,这份坚持真不容易。现在想想,那年代破案条件差,能抓到凶手全凭一股子韧劲。
“这也太赚钱了!”江苏南京,一位大叔租了一个5平米的小店卖鸡蛋饼,25年就挣了4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