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富商独子身患怪病,看了好几位医生,却越来越虚弱。富商害怕香火中断,于是去请

品古观今呀 2025-05-09 10:24:27

清朝一富商独子身患怪病,看了好几位医生,却越来越虚弱。富商害怕香火中断,于是去请名医叶天士。叶天士一进他儿子的卧室,立马就退了出来,然后对仆人说:“去,赶紧找一桶小便和一个空桶!”

富商听到后,满脸疑惑,心想这医生也太不靠谱了吧。

但是儿子的名要紧,于是他便连忙让人把东西提了过来。

叶天士让人把尿和空桶都放到公子的房中,再把尿在两桶之间来回地倒。一时间,公子的房中全是尿的腥臭味,熏得人想吐。

就在大家等着看笑话的时候,本来昏迷中的公子突然醒了过来,并喊肚子饿要吃饭,没过几天,公子就恢复了活蹦乱跳的样子。

原来这位公子是富商的老来子,家里人都非常宠溺他,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而且公子平时少运动,吃喝常让人端到床边,慢慢地,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接着是头晕眼花陷入昏睡,吃饭说话都成了问题,家里人一看急了,赶快请医生回来看。可好几个医生看了,都说不出病因在哪。

后来有人跟富商说,叶天士医术精湛,常治疑难杂症,可请他一试。

叶天士说,由于公子的房间放了大量的香料,这些香料的气味能耗损人体的元气,公子不爱运动,长年蜗居房内,元气损耗更甚,于是出现了身体虚弱陷入昏睡的情况。小便的臭腥味,能够把元气逼回公子的体内,所以公子就醒了。

富商听完后恍然大悟,不由得对叶天士的医术大为称赞。

叶天士能有如此高深的医术,一方面与他的天赋有关,还有一方面就是他虚心拜师学医,刻苦学习所得。

有一位进京赶考的举人路过苏州时,曾经请叶天士诊治。

叶天士便观察了他的面色,诊查他的脉象,询问他的症状。

举人说:“我每天都感到口渴,已经很长时间了。”

随后,叶天士便叫他解小便,并用器具将尿液装好。叶天士凑近闻了闻尿液的味道后,将其放在地上,不久,器具里就爬满了蚂蚁。

举人觉得很是疑惑。

叶天士见状劝他不要赴考,说他内热太重,得了消渴病(相当于现在的糖尿病),必须连续治疗一百天,否则就不可挽救了。

举人虽然感到害怕,但应试心切,仍然决定北上。走到镇江,他听说有个老僧能治病,便立即前去询问。老僧的诊断和叶天士一模一样。

可是,叶天士当时无计可施,而老僧却告诉了举人详细的治疗方法,他说:“既然有疾病,就一定有治法。

从今天起,你坚持以梨为生,饿了吃梨,渴了也吃梨,吃足一百天,病自然会好。”

他听从了老僧的吩咐,果然平安进京。回家途中又见到叶天士,举人便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叶天士听闻之后便前往庙里拜老僧为师。

他每天起早贪黑,除了日常的砍柴、挑水等劳作,就抓紧时间学习医学。他的勤奋好学打动了老僧,每次出诊都带他一起去。

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叶天士几乎学会了老僧的医学本领。

后来,老僧终于弄清了叶天士的身分,再不敢和他以师徒相称;可叶天士却一直尊称老和尚为师傅。老僧深被叶天士的虚心好学精神所感动,随后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秘方,全部传授给了他。

有一次,叶天士听说山东某地的刘医生医术高超,擅长针灸,很多经他针灸治疗的病人很快就得到了康复。

他很想去拜师学医,但是路途遥远又无人引荐,而且这个刘医生一般不肯收徒弟,所以只得作罢。

但是巧合的是,有一次他碰到一个年轻的病人,病人说起自己的病情时提到自己是山东刘医生的亲戚,但是刘医生治不了自己的病,所以请叶天士给诊治。

叶天士一听大喜过望,等给这个年轻人诊治好以后,就拜托年轻人帮忙引荐。

年轻人一见叶天士自己的医术高超却还想再多学本领,就答应帮他引荐。年轻人嘱咐叶天士换了姓名前去拜师学医。

学医期间,叶天士虚心谨慎地学习,他很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刘医生看病时他细心记好老师针灸的穴位,遇到不懂的就请教老师。过了一阵子,老师觉得这个徒弟不简单,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个徒弟原来就是叶天士。

看到叶天士虚心学习的热切渴望,这位刘医生便把自己祖传的针灸方法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叶天士。

叶天士一生拜了17位老师,他的一生,无论是从他的医学理论,还是他的治学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他的治学态度以及他那种敏而好学,更名换姓求师学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0 阅读:335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