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东归记6】第四章曹阳泣血(195年11月) 建安元年十一月七日,北

周周史海泛舟 2025-05-09 08:03:34

 【汉献帝东归记6】第四章 曹阳泣血(195年11月) 建安元年十一月七日,北风卷着黄河的冰碴扑向曹阳亭。残破的烽燧台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的狼头大纛猎猎作响,这位曾受汉廷“安国侯”封爵的匈奴首领,早被李傕的三十车绢帛买通。献帝的牛车刚入隘口,八百匈奴骑兵便从崤山峡谷中呼啸而出,弯刀专斩文官车驾的缰绳。 昭仪唐姬的牛车倾覆瞬间,这位曾拒嫁袁术的刚烈女子怀抱焦尾琴纵身跃崖,琴弦崩断的清响混入黄河怒涛,御史中丞裴茂瞥见匈奴马鞍旁露出的半截曹军令旗——正是三日前董承亲信“遗失”的联络信物。 未时三刻,李傕的两万联军如黑云压城。西凉军将抢来的太学竹简浸油为炬,火光把黄河染成血池。杨奉的白波军退守烽燧台,箭囊中却尽是段煨所赠的芦苇假箭。虎贲中郎将李祯抽出先帝亲赐的环首刀,率三十羽林老卒反冲敌阵。这些灵帝年间选拔的悍卒,最终被西凉铁骑踏碎脊骨,李祯的断刀插进泥土时,刀柄缠着的仍是初平三年册封诏书的残帛。 酉时初,董承强令渡河。宫人拆解十二驾马车为筏,大长秋苗祀跪抱皇室谱牒登筏时,发现木板缝隙渗出腥臭黑液——段煨“进献”的桐油竟掺了腐尸毒血。黄河冰凌撞碎木筏的刹那,老宦官将自己与玉牒金册锁入铁链,沉入河底前的嘶吼刺破风雪:“高祖基业不可弃!”没人注意到,伏皇后早已将真本谱牒缝入衮服夹层,那上面多出一道朱砂批注:“建安元年冬,曹阳渡,汉祚垂危。” 戌时末,东岸忽现五千曹军精骑。玄甲如林的兖州兵与衣衫褴褛的护驾军隔河相望,曹洪马鞭所指处,白波军被斥为“流寇”阻于西岸。当曹军医师为献帝请脉时,伏皇后嗅到药箱里飘出的蓝田玉屑气息——与华阴玉玺断耳的碎末如出一辙。 山东棋局: 当曹洪的玄甲精骑在黄河东岸列阵时,河北邺城的袁绍正将沮授的《迎驾策》掷入火盆。这位四世三公的霸主刚平定公孙瓒,案头堆满劝进称帝的祥瑞——青州献白虎,冀州出黄龙。 谋士田丰冷笑:"携天子反受掣肘,岂若南面自为?"他们不知此刻曹阳渡口的镶金马镫,已被快马送往许昌,曹操正用这御用之物蘸墨批注荀彧的《请置都许县表》:"昔晋文纳周襄而诸侯景从,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三日前,荀彧在许昌官署摆开蜜渍青梅。这位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的谋士,在酒盏间推演天下大势:"拒迎天子,袁本初已失大义;若速遣精骑,明公当承高祖之业。"曹操掷碎酒盏,碎片恰拼成洛阳轮廓——就像二十年前他任洛阳北部尉时,悬于衙署的五色棒。 此刻曹阳血战的消息传至邺城,袁绍正观赏新得的玉璧。信使禀报"曹操已接触天子",这位曾与曹操共劫新妇的故友,嗤笑着将玉璧赐给幼子把玩:"且让阿瞒做霍光,吾自为周文王。"他怎会料到,十年后官渡战败时,这方玉璧将成为曹军战利品,与镶金马镫并陈于许昌武库。  

0 阅读:3
周周史海泛舟

周周史海泛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