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许地山和第2任妻子周俟松结婚,岳父断定许地山是个短命鬼。周俟松却执意

风城春史呀 2025-05-08 13:45:15

1929年,许地山和第2任妻子周俟松结婚,岳父断定许地山是个短命鬼。周俟松却执意要嫁。没想到多年后,父亲的话一语成谶。

周俟松是湖南湘潭人,父亲是清末民初诗人。她于1916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周俟松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了运动,当时她就听说了许地山的大名。只是那个时候,许地山已经结婚生子。两人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交集。

无独有偶,1928年的一天,周俟松到朋友家做客,在那里她偶遇了许地山。

当时的许地山是单身带娃,因为他的原配妻子因病去世了。

经过一番交谈,周俟松被睿智的许地山所吸引。许地山也喜欢上了谈吐大方,性格开朗的周俟松。

不久后,两人就恋爱了。

经过一年的恋爱,二人开始谈婚论嫁。可他们的婚事却遭到了周俟松的父亲周大烈的反对。

周父之所以反对是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许地山丧妻有孩子。第二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许地山长得像他曾经任教的北大校长范源濂。

范源濂是个好人,但是却没有长寿,只活到了52岁。

周父觉许地山无论是在面相还是气质上,都和范源濂神似,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范源濂的影子。所以他觉得许地山也不会长寿。

周父为了女儿之后的幸福,他坚决反对两人的婚事。

周俟松自然不会相信父亲所说的,她坚决要和许地山结婚。

见女儿心意已定,周父无奈,但他向许地山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婚后家政由周俟松全面掌管;二是周家只有七女,若将来生了男孩,则要从母姓周。许地山都答应了。

1929年,周俟松和许地山结婚。

婚后,周俟松在北京女高师附中做教师。

经过一段的时间相处,周父对许地山越来越满意了,他非常欣赏许地山的才华和人品。得到父亲的认可后,周俟松和许地山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了,夫妻二人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生活。

1935年,许地山回到燕京大学教书。不久之后,学校开始大幅度裁员,许地山因为坚决抵制裁员而被解雇。

周俟松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安慰他“就算不在燕大教书又有什么,你只管做你的研究,家里还有我。”

后来在胡适的推荐下,许地山去了香港工作,一家人也都定居在香港。

周俟松是学理出身,擅长与数字打交道,理财治家是她的长项。许地山是学文出身,擅长著文做学问。

夫妇二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到了香港以后,日子也越来越好。

周俟松为了丈夫方便工作,去考了驾照,买了小汽车,而且还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不让他有后顾之忧。在他加班工作的时候,周俟松会陪着他,为他做早餐,准备资料。

她常常把丈夫朋友们的孩子接到家中来,让孩子们疯天疯地地玩儿。徐悲鸿在香港开画展时,就住在许地山家,他想买古画,周俟松就开车送徐悲鸿和许地山去一位法国老太太家。

许地山在工作之余,也会抽时间陪妻子陪孩子。

这样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周俟松很是满足,别无他求,她很佩服自己选择丈夫的眼光。

然而这样美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37年抗战爆发后,许地山投入到了当时的抗日救亡活动中。许地山心脏不好,每次出门前周俟松对他都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注意身体。

1941年暑假,许地山回到家后因为天太热,他冲了个凉水澡,没想到他就离开了人世。此时的许地山才47岁。

周俟松想,许地山终究没能逃过当年父亲周大烈的那句谶语:“他的相貌与北师大校长范源濂有些相像,范不幸命短死矣,怕只怕许亦不寿。”

许地山离开后,周俟松一个人撑起了他们的家。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到铜锣湾培正小学做了一名教师。

晚年的周俟松时常回忆她和许地山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们有快乐的相守,也有赌气的争吵……但是这都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1995年,周俟松溘然长逝,享年九十四岁。

周俟松与许地山虽然没能白头到老,但是曾经拥有过的幸福生活足够让周俟松回忆一生的。

0 阅读:36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