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水均益的妻子突然半身不遂,他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与妻子离婚。女儿哭着哀

古道西风瘦马 2025-05-05 16:14:01

2007年,水均益的妻子突然半身不遂,他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与妻子离婚。女儿哭着哀求道:“爸,别和妈妈离婚,好不好?”水均益只能无奈地对女儿说,爸爸有自己的苦衷,等她长大了就会明白。

水均益的故事,得从甘肃兰州说起。1963年,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爷爷曾任教育厅厅长,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则在邮局工作。

家中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最小,大哥比他年长十五岁。儿时,大哥总会偷偷多给他碗里添两勺白糖,这份深厚的兄弟情谊,他铭记了一生。

然而,在特殊年代,父亲遭到批斗,大哥因此受到刺激,落下病根,反应变得迟缓,这成为水家难以磨灭的伤痛。

从兰州大学英语系毕业后,1984年,水均益进入新华社,成为一名记者。

战地报道是他的专长,海湾战争期间,他毅然奔赴枪林弹雨的前线。有一次,他饿得头晕眼花,几乎站立不稳,还不忘向同事交代后事:“要是我在这儿牺牲了,记得把我的骨灰带回国内。”

凭借这股拼命的劲头,他成为观众眼中的“新闻敢死队”成员,《东方时空》还专门为他开设了《直通巴格达》栏目。

1991年,水均益结识了北京姑娘王君。说来也是缘分,一次他乘坐出租车时,不慎将采访本遗落,正是王君捡到后归还给他。

这位姑娘可不简单,是北大毕业的才女,两人情投意合,很快便步入婚姻殿堂。婚后,王君将家里操持得妥妥当当,尤其在照顾患病的大哥方面,尽心尽力。

2004年,水均益的父亲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儿子。水均益红着眼眶承诺:“只要我还有一口饭吃,就绝不会让大哥挨饿。”

可世事难料,2007年,王君因车祸导致瘫痪。那时的水均益既要忙于央视的工作,又要照顾年迈的母亲、智障的大哥,还要抚养尚未成年的女儿。

王君躺在病床上,看着丈夫整日奔波忙碌,头发白得像染了霜,最终忍痛提出了离婚。 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女儿水亦诗,拽着父亲的衣袖哭泣:“爸,别走。”水均益只能轻抚着女儿的头说:“等你长大就懂了。”

离婚后,水均益将房子和车子都留给了前妻,自己搬出去租房居住。谁也没想到,三年后,他与比自己小十三岁的体育记者杨迪结婚,两年后,又迎来了一对龙凤胎。

这一举动瞬间引发轩然大波,网上骂声不断,“央视陈世美”的骂名也随之而来。

关键时刻,前妻王君站出来发声:“离婚是我提的,他照顾我三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女儿水亦诗也表示:“妈妈不想拖累爸爸。”

其实,这些年水均益过得也并不轻松,他每月都会按时给前妻两万块钱,女儿留学的费用也全部由他承担。

更让人意外的是,现任妻子杨迪经常推着轮椅,带王君去做康复训练,两个女人相处得如同姐妹一般。

2012年,快五十岁的水均益再次当父亲,抱着龙凤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女儿水亦诗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进入央视工作。在亚运会报道时,她被赞为“最美星二代”。父女俩共同撰写的《战地手记》一经出版便销售一空,所得稿费全部捐给了伤残记者。

如今,退居二线的水均益在中国传媒大学任教,他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必定会讲“新闻伦理”。

有一次,记者问他对人生的感悟,他看了看坐在轮椅上的王君,又望了望身旁的杨迪,缓缓说道:“生活给予的挫折,让人明白了最真实的道理。”

这话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说到底,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难处,外人看到的只是表面,其中的艰辛,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0 阅读:706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

加油,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