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媒体报道,5月1号深夜,印度空军突然发布了人事调整令,上任仅仅7个月的空军副司令SP·达哈卡尔中将被就地免职,成为印度空军史上最“短命”的副司令。而免职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在48小时之前指挥“阵风”战机编队与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的对峙中遭到失败。
“阵风”战机在印度可是被吹上了天,声称不仅可以“吊打歼-10C和歼-16”,而且可以应对歼-20隐身战斗机。机上搭载的“频谱”电子战吊舱号称“能够瘫痪200公里内的所有雷达”。印度空军当然对自己的“阵风”战机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但在这次较量中,“阵风”战机居然失败了。 关于这次“阵风”对阵歼-10CE的较量,现在有更多的细节被披露出来。据印度媒体报道,4月29号深夜23时17分,印度空军副司令达哈卡尔中将在印度空军北方司令部作战室内下达了代号为“雪山突袭”的行动命令。四架“阵风”战机从查谟空军基地升空,试图穿越克什米尔实控线,对巴基斯坦雷达站实施“电子侦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电子吊舱非常有信心。
然而,就在“阵风”战机起飞7分钟之后,巴方的ZDK-03预警机捕捉到了“阵风”战机编队的信号,歼-10CE战机紧急升空拦截。又过了7分钟,“阵风”战机被歼-10CE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锁定,歼-10CE的霹雳-15E空空导弹进入了发射程序。再过了3分钟,“阵风”战机编队的电子对抗失灵,不得不被迫调转航向撤离。如果当时歼-10CE开火,“阵风”战机无疑难逃噩运。据巴方媒体报道,巴空军飞行员在事后回忆:“我们的雷达屏幕上,‘阵风’的信号就像黑夜里面的萤火虫一样清晰。” 印度空军免去达哈卡尔中将的职务,试图用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外界相信,不是“阵风”战斗机性能不行,而是指挥这场行动的指挥官能力不行。然而,让达哈卡尔当行动失利的“背锅侠”着实冤枉了这位指挥官,因为歼-10CE比“阵风”存在三大优势。
一是雷达优势。印度“阵风”战机搭载的砷化镓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口径比较小,只有50厘米。口径小,里面的T/R组件就少,据说只有836个,比歼-10CE少了恐怕有几百个。T/R组件少,当然发射功率就小。据悉,“阵风”战机相控阵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能不超过180公里,而歼-10CE配备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先敌发现,当然就能先敌锁定。因此,“阵风”战机在对峙当中一开始就处于了被动地位。说老实话,逃离接触虽然难堪,但应该算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二是导弹优势。霹雳-15E空空导弹虽然比如中国空军自用型号的射程可能要短一些,但恐怕也有150公里左右的射程。而“阵风”配备的“流星”导弹号称射程也有150公里,但在雷达探测距离最大只有180公里左右的技术状态下,其导弹的射程能有120公里左右就不错了。因为发现对方的战机还有一个战术技术的反应过程,所以“流星”空空导弹也处于劣势。
三是体系优势。这次巴空军出动歼-10CE的时候,明显也同时出动了从中国引进的ZDK-03预警机,早早就发现了“阵风”战机编队。再加上使用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精确定位、准确跟踪,这就形成了网络化的空战体系。而印度空军使用的“阵风”战机是法国的,地面雷达主要是俄罗斯的,卫导系统主要是美国的,数据链一定存在难以兼容的问题,各自为战,自成体系,必然导致自受其乱。 这里要多说一句的是,以上三大优势,使用“枭龙”Block3也同样存在。经过这一次的空中较量,巴空军必然信心大增,而印度空军似乎还是没有找准失利的症结所在。恐怕就是把印度空军也一块撤了,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