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掐油管"能掀翻美国经济?这事可能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5月3日胡塞武装甩出的这份"海运通缉令"确实够狠,直接给贴着美国标签的油轮画上靶心。红海、曼德海峡这些咽喉要道本就是全球能源大动脉,现在从阿拉伯海到印度洋都成了"危险海域",乍看像是要捏住美国能源命脉。但现实真会像宣言说的那么惊心动魄吗?咱们得把镜头拉远点看看。 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确实在红海刷过存在感,可要封锁从印度洋到红海的上万平方公里海域,这难度堪比用渔网拦截航母舰队。美军的第五舰队就常驻巴林,加上沙特、阿联酋这些地区盟友的反导系统,真要硬碰硬的话,胡塞的"快递服务"能有多少成功投递率还真不好说。再说了,现代油轮早就是"变形金刚",关掉AIS信号换个马甲,茫茫大海上哪那么容易精准识别美国船? 美国自己倒未必慌得跺脚。页岩油革命后德州原油都多得要出口,西海岸港口直通亚洲市场,东海岸走大西洋航线照样四通八达。真正要捏把汗的可能是日韩这些严重依赖中东原油、又得走红海航线的国家。但市场永远比政客聪明——国际油轮协会的报价系统分分钟就能算出"风险溢价",最后还不是全球消费者集体买单? 这事最吊诡的地方在于,胡塞武装的导弹越往海上打,陆地上的地缘博弈痕迹就越明显。明眼人都看得出德黑兰的影子在晃动,可伊朗现在正忙着和美国搞"影子谈判",真会放任小弟把棋盘掀了?更别说中俄这些大国在红海都有利益线,谁愿意看这条黄金水道变成烽火台?搞不好最后又是各方心照不宣地"打打表演赛",既给国内观众个交代,又不真捅破那层窗户纸。 回看历史剧本,类似的"航道封锁"戏码演过不止一次。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伊战争时的"油轮战",当时预言国际油价要冲破200美元的专家脸都被打肿了——全球供应链比想象中柔韧得多,苏伊士运河走不通就绕好望角,大油轮不够就用小快艇接力,资本家们总有办法把原油送到炼油厂。现在全球原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沙特和俄罗斯巴不得找借口抬价,这出戏说不定正中某些人下怀。 不过话说回来,胡塞武装这波操作倒是给全世界提了个醒:当全球化的血管暴露在地区冲突的刀锋下,所谓的"能源安全"不过是张一捅就破的窗户纸。美国可以靠页岩油自给自足,但那些日夜不停往东亚运送原油的超级油轮,才是真正维系现代工业文明的生命线。下次再有武装组织对着地图画圈圈时,颤抖的可能不止华尔街的交易员们。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胡塞武装"掐油管"能掀翻美国经济?这事可能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5月3日胡塞武装
心怀星河梦
2025-05-05 01:28:18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