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为了让蒋介石放心,白崇禧逃往台湾的时候,竟然将家人跟朋友都带去了,某天,白崇禧正在家中,宪兵队却突然闯入,好像在搜寻什么东西,竟然连地板都撬开了。
1948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的白崇禧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这个决定,他至死也再未踏入家乡半步。
1949年的某天,白崇禧孤身带领着自己的妻儿登上了前往台湾的专机,坐在窗边望着大陆方向的白崇禧,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前段时间罗奇来访时,带来的那一封蒋介石的亲笔信,信中清楚的写道:请白崇禧前往台湾与其“共商善事,有所借重”。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在信中承诺道:“只要你来,那行政院长的位置就是你的!”
那一刻,原本还在权衡到底是像白宗仁一样逃往美国,还是前往台湾的白崇禧心中的那杆秤慢慢发生了倾斜。
但不知为何,此刻坐在前往台湾的专机上,白崇禧的内心不仅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担忧之情渐渐涌上心头,已经年过半百的白崇禧第一次对未来的日子产生了迷茫。
一旁的妻子看着心事重重的丈夫,将手掌缓缓的放到白崇禧的右膝上,回应她的则是丈夫紧紧传来的力度。
白崇禧回望自己的前半生,从助蒋“清党”,到逼蒋下野,到抗战合作,再到逼蒋下野,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错综复杂,亦敌亦友,时则争锋相对,时则互相合作。
他内心清楚的知道,此次入台,等待他的不知是福是祸,但望向一旁的妻子和正在嬉闹的孩子,他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飞机即将降落,请乘客带好随身物品。”距离地面越来越近,飞机广播中随之响起播音员公式化的声音,命运的齿轮就此也彻底转向。
白崇禧一家从飞机上下来后,地面上的接机人员连忙上前问好:“白部长,欢迎来到台湾,蒋委员长一直期盼着您的到来。”
随后带领他们前往已经安排好了的住址,位于台北市士林大直间基隆河南岸的圆山。
刚来到台湾还人生地不熟的白崇禧见到这样的阵仗,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但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是他踏入蒋介石陷阱的第一步。
“叮——铃铃” 这天,正在处理文件的蒋经国接起了一通电话,“经国啊,最近你可了解白崇禧的近况?”
蒋经国一听是父亲蒋介石打来的电话,坐起身来回答:“父亲,最近白崇禧一直在家中,并未生事。”
蒋介石冷哼一声:“白崇禧作为一员大将,怎可让他如此清闲”。蒋经国心中立马明白了父亲的命令,并回复道:“放心吧父亲,我立马安排”。
“嗯,尽快去办”蒋介石满意的说道,“这个白崇禧,以前和李宗仁一个鼻孔出气,经常和我争锋相对,如今李宗仁逃到美国去了,只剩下一个白崇禧,我们可要“好好”对待他”
挂了电话后,蒋经国立马吩咐手下,“现在派一队宪兵,去白崇禧的家中搜查,什么话都别说,搜查完就立马离开。”
接到命令的宪兵立马动身前往白崇禧的家中,象征性的敲了三声门后,便粗暴地推门而入。
留下一脸不知所措的白崇禧,宪兵队进入房屋后,便对每个屋子都进行了搜查“队长说了,不必顾忌”一旁的宪兵队员对其他人说。宪兵队毫不留情,将屋子里的东西乱翻一气,甚至将地板都撬开了,但什么也没有搜到。
一旁的妻子惊恐的躲在白崇禧身后捂着孩子的耳朵,年近六旬的白崇禧怒道:“你们是些什么人?是谁准许你们来的?”但耳边除了翻找东西的碰撞声,无人应答。
很快,一无所获的宪兵队一行人又如鱼贯水般离开了白崇禧的家,只剩下一地狼籍。
等宪兵队回来复命后,蒋经国立马又给父亲蒋介石打了个电话交代情况,蒋介石听后又吩咐蒋经国,在白崇禧的家门口安排一些巡视的人,时刻观察他的动向。
而这边已经明白了一切的白崇禧早已心凉了半截,已经清楚这其实就是蒋介石对他的警告,悔不当初,可惜当时的自己被蒋介石开出的条件所诱惑,如今只能自己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又过了几年,白崇禧身上的职位也被蒋介石借口架空,只留下了一个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空名,白崇禧的家也从圆山搬到了位于台湾郊区的台北松江路127号。
最后,这位曾被世人称作“小诸葛”的一代名将白崇禧,晚年被“困”在台湾度过余生,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