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三人在一起合影。虽然,坐在中间的身份更高,但此时三人还是能平起平坐。

蜀山史道道 2025-05-04 09:53:14

1928年,三人在一起合影。虽然,坐在中间的身份更高,但此时三人还是能平起平坐。三人手中都掌控着几十万人马,且都有自己的地盘,谁都不服气谁。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坐在中间的人就是曾经深受孙中山器重的蒋介石,蒋介石毕业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坐在右侧的人也毕业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后来长期控制山西,他就是阎锡山。

坐在左侧的人也是军阀,发迹于西北,不过他并没有固定地盘,有时在北京,有时在河南,还曾想拥有东北。

他的发迹要早于蒋阎两人,早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军阀。他手下曾经将清朝末代皇帝宣统从皇宫赶了出来。

清朝皇帝被赶走的时候,中华民国已经建立。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曾经身为清朝将领的袁世凯运用卑鄙的手段迫使孙中山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地位让给了他,不过不长时间以后袁世凯就抱病身亡。一时间谁成为中国的总统,众说纷纭。

东北的张作霖在北京建立了安国军政府,差一点成为第2个袁世凯,不过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联合起来反对他,最终张作霖败退东北。

当时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已经去世了,蒋介石成为中国国民党的第二任管理者,将张作霖从北京赶走以后,蒋介石在名义上统一全国。

他准备将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军队和自己的军队混合起来,除张学良的东北军之外,统一改编为50个师,可是其他军阀并不买账,因为会导致这些人成为光杆司令,最后被蒋介石消灭。

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冯玉祥和阎锡山。冯玉祥建议,蒋介石的第1集团军和自己的第2集团军各设12个师,阎锡山的第3集团军和李宗仁的第4集团军各8个师,其他的部队统编为8个师。

这个方案让蒋介石的军队占比很大,蒋介石对冯玉祥的方案非常满意。

阎锡山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就是四个集团军各编11个师,另外设立一个拥有11个师的中央军,由蒋介石控制。

阎锡山这样做,是为了挑唆蒋冯两人的关系,同时让除蒋介石之外的军阀的军队势均力敌。

蒋介石发现这个方案对自己更有利,所以也表示赞同,但是冯玉祥非常不满,开始拒绝参加后来的会议。

阎锡山趁机到处说冯不讲信义,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冯玉祥的名声越来越差。1929年2月5日冯玉祥离开南京,与蒋介石的关系正式破裂。

一直对蒋介石不满的桂系军阀李宗仁看到蒋冯关系破裂后,认为反蒋的时候到了,然后突然就和蒋介石翻了脸。

蒋介石要求冯玉祥派兵帮助自己打击李宗仁的部队。冯玉祥让自己的部下韩复榘带兵13万前往中原,但是到了中原以后,西北军并没有参战。

后来李宗仁战败,韩复榘也投靠了蒋介石,冯玉祥鸡飞蛋打。担心自己被蒋介石彻底打败,冯玉祥求助阎锡山,结果被阎锡山软禁。

冯玉祥让自己的部下鹿钟麟代理自己军队的总司令,并与蒋介石联合起来,进攻阎锡山的部队。

没想到这些事情都被阎锡山知道了,随后就放了冯玉祥,并和李宗仁等人一起讨论如何打击蒋介石的军队和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组成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军,阎锡山任总司令,冯玉祥和李宗仁分别为任副总司令,宣布要消灭蒋介石,为民除害,为国除害。

李宗仁率领由桂军组成了第一方面军,夺取湖南后进军武汉。冯玉祥率领由西北军组成的第二方面军先控制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夺取徐州以后,也向武汉发动进攻。

阎锡山率领由晋军组成的地方面军,控制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然后经过徐州向南京进攻。出身于西北军的石友三部队山东省主席,组成第四方面军,在山东境内作战,控制省会济南。

阎锡山等人还准备将张学良的东北军编为第五方面军,张学良也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四川军阀刘文辉的部队组成第六方面军,湖南军阀何健的部队组成第七方面军,樊钟秀的部队组成第八方面军。

冯玉祥任命鹿钟麟为前敌总司令,向河南郑州出发,准备控制两条铁路。已经担任河南省主席的韩复榘请求蒋介石,以后放弃河南,前往山东阻挡阎锡山的部队夺铁路。

反蒋部队前期的时候非常顺利,蒋介石开始坐不住了,赶紧调集军队。

韩复榘到达山东以后,被任命为第一军团总指挥,据守黄河以南,刘峙任第二军团总指挥,在江苏徐州等地作战,第三军团在河南附近作战,还安排了杨虎城等人的军队进行警备。

这场大混战一直进行到了当年的10月底,史学家称这场大战为中原大战。

由于冯玉祥的部下无心恋战,结果冯玉祥的军队没有战无不胜,最终西北军土崩瓦解,阎锡山也只能退回山西,蒋介石大获全胜。

历时数月的中原大战宣告结束,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所谓的中华民国暂时实现和平。

0 阅读:37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