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一名日本记者,进入奉天皇宫中皇太极和皇后居住的清宁宫时,吓了一大跳。他迅速按下快门,拍到两只“清朝怪兽”,并发表在日本《历史写真》上……
1925年,日本《历史写真》中刊登了一张关于中国清末时期盛京皇宫的照片。原本,世界各地都有清朝照片被刊登出来,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但是这张被刊登的照片不同,照片中出现了两个“怪兽”。
因为当时的《历史写真》是日本比较受欢迎的画刊,此照片一出引起轩然大波,赞叹声和质疑声此起彼伏。
这张照片到底有什么特别,为什么人们会对此如此关注?难道就是为了猎奇吗?
刊登在日本画刊上的照片名称是“奉天清宁宫宝物”,里面的宝物就是两个黑乎乎的怪兽。
看着照片上的样子,很难看出来这是什么动物,然而,其体型非常巨大,重量也很大,看起来根本不是普通的动物。也正是这个原因,它被日本报道成为“怪兽”。
其实,日本如此报道,是因为这两个“怪兽”的确很大,它们身长在250-260公分左右,体重能达到500公斤左右。
这样的体型,对于日本人来说是罕见的,毕竟日本人的身高一直被整个世界人诟病,如小矮人一样的日本人,看到这样的动物必然会当做罕见的“怪兽”。
其实,这两个“怪兽”并不是什么世间罕见的动物,而是“亚洲黑熊”,我国当地将它称为“东北黑熊”。
的确,一般的黑熊的体重没有达到500公斤的,可如果有人喂食,那达到这个体重也很正常。可惜,这样的事情,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难以理解,一些好奇的日本人因为这样的报道而专门来到中国的盛京皇宫来查看。
当时,来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可见这两个“怪兽”的被关注度有多高。
当然,有好奇的人,就有质疑的人。即便是亲眼看到两只动物的标本,还是有日本人怀疑“怪兽”不是真的动物制作的标本,而是人为作假的。
这样的猜测,可能对于一些不了情况的人来说很正常,但是如果仔细查阅以前的一些刊物,可以从中发现与这个照片类似的动物可以追溯到1908年。
当时的照片中就有这两个日本人认为是“怪兽”在其中,不同的是“怪兽”所在的地方有区别。
难道说,这些被称作“怪兽”的黑熊被移动过?这黑熊标本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为什么要将黑熊制作成标本?
不要小看了这个被日本人当做“怪兽”的黑熊,它们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获得皇帝册封的“镇殿侯”。古代,皇帝册封动物也不是清朝时才有,但是将它们制作成标本并摆放在大堂之中的确少见。
据说,清朝入关前将都城设立在“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所以,这里修建了和北京故宫相似的皇宫就是现在的沈阳故宫。这里同样有着珍稀的文物,其中就包括这两头熊。
当初皇太极出外狩猎,发现了这两头黑熊,经过饲养,黑熊越来越通人性。加上黑熊本来就是猛兽,于是皇太极便将一公一母的黑熊封为御前护卫,让两只熊守护宫门。
传说,有一天,皇太极突然被杀手盯上,正处在危险的时候,两只黑熊御前护卫出现保护了皇太极,还杀死了刺客。
这事让皇太极很是高兴,认为这两只熊大有用处,不仅保护宫门,还救了自己。这样的大功必须要奖励,于是他特地将两只黑熊封为镇殿侯。
较好的养护,让黑熊的体重越来越大,直接达到了500公斤,可惜动物也会得病,寿命到了,两只黑熊也死了。
皇太极感念黑熊多年的保护,于是叫人将黑熊做成标本,放在大殿之上,继续起到“镇殿”的作用。
由于当时的标本制作经验、工具和药物有限,时间久了,这两只黑熊的标本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皮毛腐朽无法处理。
只能将黑熊的骨骼和内部的填充物全部取出来清理,这样一来,熊皮没了骨头的支撑就让人看不出是什么模样。因此,这样的黑熊标本才被日本的记者称为“怪兽”。
虽然,皇宫“怪兽”的新闻得到了当时日本人的关注,但是对此事中国并没有在当时给与回应。
直到很多年后,《沈阳晚报》中才报道了一篇关于“黑熊标本”的讲解,从黑熊标本的来历,到现在变成黑熊皮展示的过程,文中都能得到相应的答案。
黑熊标本之所以会变成如今的模样,当时的负责人猜测,除了黑熊标本制作工艺方面不足以外,曾经被多次搬动而导致标本磨损和破坏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