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1岁的林肯霍尔成功登顶珠峰,却在下山途中突然停止了呼吸,众人不得已将他丢下,悲伤地离开了。谁料,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林肯的登山之路始于15岁,那时他跟随体育老师体验了一次攀岩,便爱上了这项极限运动。高中毕业后,他进入澳洲国立大学,加入登山俱乐部,常去陡峭的岩壁练习攀爬技巧。1984年,29岁的林肯已积累了丰富的登山经验,决定挑战珠峰,但那次尝试因低温和大风导致的冻伤而失败。 那次攀登失败成为林肯心中的一大遗憾。22年后,一个登山队邀请林肯再次挑战珠峰,虽然此时他已经51岁,拥有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还有妻子和两个十几岁的儿子。 这次登山队选择的是难度更大的北坡路线,途中有三处危险区域:海拔7028米的北坳,一处陡峭的斜坡,最大坡度70度;海拔7400多米的大风口,风速极大,能把人吹走;海拔8700米的第二台阶,又称"鬼门关",几乎垂直的岩壁。 登山季已接近尾声时,林肯与夏尔巴人向导在前进途中,看到了遇难不久的伊戈尔的尸体。之后,在攀登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另一位遇难者戴维·夏普的遗体。 2006年5月25日,林肯抵达三号营地,准备在凌晨进行最后的攀顶。通过艰难的攀爬,尤其是穿过第二台阶时危险的垂直岩壁,历时9个小时,林肯终于站在了世界之巅。远方白茫茫一片,周围是高耸的群山,壮丽的景色让他震撼不已。 然而,喜悦很快被灾难打断。开始下山后,林肯突然倒在地上,无力动弹,患上了高原脑水肿病。这种疾病由急性缺氧引起,会导致大脑肿胀,使患者头痛、呕吐、嗜睡,甚至产生幻觉。 三名同伴架着林肯,一步步向下走,但三个小时只下降了100米。当他们得知同行的韦伯在第二台阶附近遇难后,林肯的状况更加恶化,彻底走不动了,意识也变得模糊。虽然营地的好友迈克通过无线电不断鼓励他,但林肯已陷入幻觉,感觉自己回到了澳洲的家。 在海拔8600米处,林肯第三次倒在雪地上。此时他们已在8000米以上区域超过19个小时,氧气耗尽,所有人都极度疲惫。林肯的脉搏消失,呼吸中断,眼睛毫无反应。下午5点20分,同伴向营地宣告林肯已死亡。两名队员留下陪伴了两小时,最后确认他没有生还希望后,带走他的随身物品,匆忙下山。 次日清晨,一支美国登山队正准备向珠峰顶峰发起冲刺。上午9点,当他们攀登至海拔8600米处时,队长丹·马祖尔随意抬头,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黄色物体坐在山脊上。起初他以为是一顶帐篷,但在这个高度,没人会扎营。当他靠近查看时,那个黄色物体竟然动了一下,并略微侧身。 马祖尔完全惊呆了——一个男子正盘腿坐在悬崖边上,试图脱掉自己的衬衫,他的厚外套已经脱到腰间。这个人没戴帽子、手套和太阳镜,身边也没有睡袋、食物或氧气瓶的痕迹。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还活着! 当马祖尔走到他面前时,那人从衬衫里抽出布满冻疮的手,平静地说道:"我猜你很吃惊在这里看见我。" 这个神奇的存活者不是别人,正是前一天被宣布死亡的林肯·霍尔。 回到林肯被留在雪山上的那一晚。当夏尔巴人离开两小时后,林肯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独自一人,所有装备都不见了。他感到绝望,但很快,一个强烈的念头占据了他的心:他不能死在这里,家人还在等他回去。 此时,林肯开始感到异常热,并开始脱衣服——这是低温症患者临终前的典型反应。当体温极低时,血液会突然涌回四肢,产生灼热感,导致约50%的患者会脱掉衣物。同时,林肯还出现了幻觉,感觉自己在一艘晃动的船上,还看到自己即将穿上一件"死亡的灰色斗篷"。 凭借多年的佛教冥想和瑜伽呼吸技巧,林肯努力保持清醒。在零下31度的极端环境中,没有氧气瓶、食物和睡袋,他坚持了超过30个小时,直到太阳升起,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马祖尔团队发现林肯后,立即将他从悬崖边拉开,帮他重新穿好衣服,用绳子将他固定好,给他戴上氧气面罩,并喂他水和巧克力以提高血糖。经评估,林肯可能处于低温症晚期,需要尽快下山接受治疗。 此时,马祖尔团队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继续攀登峰顶,完成他们准备了数年、花费了数万美元的登顶梦想,还是放弃登顶,留下来救助林肯?峰顶就在眼前,但林肯的状况危急,他们的氧气所剩无几,而救援队至少要4小时后才能到达。 看着林肯浑身颤抖,头部抽搐,手指因严重冻伤呈现出淡黄色蜡状,马祖尔作出了决定:"山顶就在那里,以后还能攀登,但林肯的生命只有一次。" 四人留下来照顾林肯,贡献出自己的氧气和物资,并不停走动跺脚取暖,等待救援队到达。当两名意大利登山者经过时,他们请求帮助,但那两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峰顶走去,只丢下一句"对不起,我们不会说英语"——尽管马祖尔听过他们流利的英语。 中午时分,救援队终于赶到,搀扶着林肯开始下山。马祖尔和队友们最后看了眼珠峰顶峰,拍了张照片后,也跟着下山了。他们放弃了登顶机会,但救了一条生命。
2006年,51岁的林肯霍尔成功登顶珠峰,却在下山途中突然停止了呼吸,众人不得已
熹然说历史
2025-05-03 16:27:47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