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军连长打了胜仗后,趁着休息时间写总结,这时,翻译押了一个越南女兵走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30 18:39:03

1979年,我军连长打了胜仗后,趁着休息时间写总结,这时,翻译押了一个越南女兵走过来:“连长,这个女俘虏长得不错! 周元生,1950年出生在广西扶绥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地方靠近越南,山多田少,村民靠种稻和甘蔗过日子。他爹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每天扛锄头下地;他娘在家编竹篮,手艺好得很。小时候,周元生就帮家里干活,挑水割稻,练出一身力气。村里老兵常讲抗战故事,他听得出神,心里早早埋下保家卫国的种子。 1971年,21岁的周元生应征入伍,进了55军163师487团。部队里苦,他不怕,每天五点起床练刺杀、打靶。一次实弹训练,他十发全中,教官直夸他有天赋。晚上,他点煤油灯啃军事书,笔记本记满战术心得。靠着这股拼劲,他在部队站稳了脚跟,战友们都服他。 1978年,他当上487团7连指导员。那时候,他常跟战士们讲纪律和责任,自己带头干,拉练时背最重的包,冲在最前头。有回夜间演习,他带队穿密林,把“敌方”逮个正着,指挥能力没得说。战士们私下都说,这指导员硬气,能打能扛。 1979年初,越南在边境搞乱子,威胁我国安全。国家决定打对越自卫反击战,55军163师调到广西前线。周元生会说瑶族话,先被安排到团政治部审俘虏。可他闲不住,几次找团长拍胸脯请战,说自己要上战场杀敌。团长拗不过,同意他去6连。 在攻打同登408高地的战斗里,周元生真豁出去了。越军火力猛,他接过轻机枪就往前冲,一梭子弹干掉对方火力点,灭了5个敌人。后来,他升任5连连长,带队打探某地区的高地。他连夜带人偷袭,爬陡坡,拿下两座高地,又调炮兵支援,硬是啃下剩下五个。仗打得漂亮,部队士气大涨。 战斗歇下来那天,他在村里写总结,翻译黄泽南押了个越南女兵过来,冒出那句轻浮的话。周元生一听,脸就沉了,当场批评黄泽南,还讲了我军的俘虏政策。他说,俘虏也是人,打仗不是他们的错,得优待,不能乱来。他这态度,硬是把黄泽南那股吊儿郎当的劲儿压下去了。 这场仗打完,周元生因表现突出,拿了一等功,还得了战斗英雄称号。后来他在部队干了几年,1992年转业到惠州畜牧局。到了地方,他没闲着,搞养殖技术推广,帮农民增收,还常去学校讲国防课,把战场上的事讲给年轻人听。他的经历,成了不少人敬佩的榜样。 说到底,周元生这人实诚,打仗拼命,做事认真。他在战场上不光靠勇,还讲纪律,守原则。那天翻译说了不该说的话,他严肃处理,既是教训手下,也是捍卫我军的规矩。他这辈子,从农村到战场,再到地方,始终没忘军人的本分。

0 阅读:209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