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这张被修复照片中的女子,是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她是县长家的千金,也是最爱周恩来的女人。可遗憾的是,周恩来年仅9岁时,她就因为肺结核而离世了,享年31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们,这句话是周恩来总理在小学时被人询问起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说的。
正因幼年时期的经历了悲惨遭遇,让周恩来比其他同龄人更早成熟,他才刚出生就没能见到自己的外祖父。
周恩来总理的生母万冬儿,是知县万青选最小的女儿,因为对这女儿是百般疼爱。
在她20岁那年,嫁给了海州直隶州任知州周起魁次子周劭纲,此时的周家正值鼎盛时期,双方结为亲家,可谓是强强联手。
万家也是十分重视小女儿的婚事,连嫁妆都装满了两条木船。
她嫁到周家一年后就生下了周恩来,在那个年代,新媳妇不能生育就会被人视为大逆不道,如果生下来是个女孩也要遭人冷眼,万氏头胎就生了男孩,在家中的地位也高了起来。
后因为她的小叔子病危,当时有一种方法说是为了冲喜消灾,于是让万冬儿将儿子过继给他,希望通过过继的方法治好他的病。
可惜没多久,他的小叔父还是因病离世了,因为万冬儿经历过大场面,见多识广,于是家庭的重任就到了万冬儿的身上。
周恩来的生母因家庭生活的操劳,在35岁时候得了肺结核去世,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丈夫还在外出差,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因为从小时候就体会到家里的柴米油盐来之不易,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想法在他心里深深扎根。 正因自己淋过雨,所以周总理在建国以后看到百姓过的苦,更感到心痛。
万冬儿性格非常大方,为人处世上考虑的非常全面,周总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受到生母的影响。
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每天都处在紧张忙碌、日理万机的工作状态。
周总理一直没有自己的时间,他也更不会随意对人谈及自己的家人和长辈,但在内心深处始终怀着对母亲的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