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名地主趁敌人聊天时,把绑在树上的地下党放走,新中国成立后地主被抓,临判死刑前高呼:“把当年我救的地下党找来,替我作证!” 故事的主角叫郭良知,是江苏仪征县的一个地主。那是194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和共产党地下党斗争激烈,农村里阶级矛盾也到了白热化。郭良知家里有田有地,算得上当地有点名气的人物。他管着几十户佃农,日子过得不错。可他跟一般地主不太一样,不欺负人,也不瞎压榨佃户。农忙时他自己下田干活,村民有难处他也肯帮忙,乡里人背后都叫他“郭善人”。这名声不是白来的,是他一点一滴攒下的口碑。 1947年夏天,事情起了变化。当时地下党员朱玉和在村里活动,他是共产主义者,干的是组织群众、传播革命的事。朱玉和表面装成普通农民,其实一直在暗中跑动,帮解放战争攒力量。可惜,他的事迟早会露馅。那天,国民党爪牙赵元和带着人把他抓了。赵元和是个恶霸,仗着权势在乡里横行,敲诈勒索没人敢惹,村民背地里恨得牙痒痒。这家伙抓了朱玉和,打算送到县里换赏钱,把人绑在树上等着交差。 郭良知那天正在田里干活,远远看到这幕。他认出朱玉和,心里犯了嘀咕。赵元和那帮人聊得起劲,没留神四周。郭良知瞅准机会,绕到树后,三下五除二解了绳子,让朱玉和跑了。这事干得冒险,要是被抓住,他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可他还是做了,没犹豫太久。朱玉和脱身后远远看着,知道郭良知救他豁出了多大风险,心里记下了这份恩。 赵元和发现人跑了,气得跳脚,四处找也没抓到。他怀疑是郭良知干的,但没证据,加上郭良知家里有点背景,他弟弟在县里当参议员,赵元和不敢太乱来,只能咽下这口气。这事就这么过去了,郭良知也没声张,继续过他的日子。 几年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土改运动来了。地主身份一下子成了郭良知的紧箍咒。1950年,他被抓了,法庭判他死刑。那时候土改不讲情面,地主多半没好下场。行刑那天,他被押到刑场,脖子上套了绳子。眼看没退路了,他扯着嗓子喊:“把当年我救的地下党找来,替我作证!”这喊声挺震撼,围观的人都愣了,有人开始嘀咕当年的事。 关键时刻,朱玉和出现了。他在新中国当了干部,听说郭良知的事后赶了过来。他站出来讲了1947年的经过,证明郭良知确实救过他。村民也帮着说话,场面有点乱。审判官听完,决定复查案子。后来查清楚了,郭良知的死刑取消,改成了几年徒刑。几年后他出狱,回村里过普通日子,朱玉和则继续干他的革命工作。 这事说起来挺戏剧化。郭良知救朱玉和时,没想过回报,可这善举却在生死关头救了自己。那时候的社会,黑白分明又乱七八糟,地主不全是坏人,恶霸也不全是主子。人性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郭良知为啥救人?他可能是真心善良,也可能是觉得朱玉和不该死,还有可能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动机不好猜,但结果是实打实的。 再看看赵元和这号人,仗势欺人,最后也没落好。他代表了那时候的烂事,郭良知却是另一种活法。乱世里,谁都想保命,可保命的方式差得太远。郭良知靠善心熬过了大劫,赵元和靠恶行迟早得栽。这对比挺有意思,也挺接地气。 故事到这,回头想想,1947年的那次冒险不简单。郭良知不是英雄,也不是坏蛋,就是个普通人,做了件不普通的事。新中国成立后,时代变了,他的地主身份差点要了他的命,可人性没变。那声高呼,喊出了命,也喊出了当年埋下的因果。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