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普通老百姓可不像咱们现代人这样,隔三差五就洗头,那时候洗头可是个稀罕事

怪味胡 2025-04-29 17:08:08

清朝时期,普通老百姓可不像咱们现代人这样,隔三差五就洗头,那时候洗头可是个稀罕事,一个月能洗上一次就不错了。所以,那脑袋上留着的辫子真的是各种藏污纳垢,脏得不得了。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外国人是怎么说的。 麦罗德,是英国的一个传教士,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述了自己看到那些脏辫子的情况。他描绘得也是形象,说那些辫子常年不洗,在阳光下油得发亮,还有白花花的头皮屑,夹杂着臭味,让人吃不下饭。 有个英国商人,和一个清朝的商人谈生意,毫无预兆的,对方突然甩了一下辫子。瞬时就掉下一堆头皮屑,还能看到桌子上有一些跳蚤。 这还是个商人,生活也算是有些富裕的人,就连他的辫子都这个样,那些穷苦人家的辫子,就更加的难以想象了。比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连着好几个月不洗辫子都是正常事,辫子里能攒下来半斤黄土了。还有在码头做工的苦力,辫子梆硬,砸在桌面上怕是都能叮咚响。 不是他们不爱洗辫子,而是当时洗个头是很奢侈的事。 穷苦人家洗头,通常是用豆腐水,再穷一点的,只能是用清水。要是连水都没有怎么办呢?就只能用草木灰了。很多人洗头,用的也就是这草木灰,据说还有止痒的作用。 皂角,那也是经济稍微宽裕一点的人家使用的。至于猪苓这种高级货,那是富贵人家使用的。哪怕是清水,对于穷苦人家来说也是稀罕物,咱们现在的自来人狗都不喝,有些养狗的人家,给狗喝的都是纯净水。咱们这自来水拿去晚清的时候,那可是稀罕物了。 我们现在看晚清的照片,那些人总是给人蓬头垢面,脏兮兮的印象,就是因为,清水在当时不常有。要么自家有井,要么就是居住在小河周边。不然的话,日常的洗脸洗脚都是奢侈,更别说是洗头了。 我忘了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内容,但是记忆深刻。 晚清的时候,有人卖一种药膏,说是针对辫子的一种保养膏。其实主要的成分就是一小部分樟脑,说是抹在辫子上能防虫什么的,商家宣传用了这个药膏以后,半年都不用洗头。有人买了以后,半夜觉得脖子痒得不行,起来一看,好家伙,这保养膏招来了一堆蚂蚁。

0 阅读:21
怪味胡

怪味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