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女子让儿子跟着自己姓,引发了公公的不满。公公直接对着女子扇了一巴掌,然而女子的老公并未站在父亲这边,而是认同了妻子的想法。最终,公公无奈之下只能赔礼道歉,女子和老公也没有将孩子的姓氏改回来。
据时速新闻4月28日报道,公公是一位比较传统的老人。他觉得万事都应该遵循旧有规定,认为如果之前的规定不合理,肯定早就被废除了;既然一直延续到现在,就说明有其可行之处。
在儿媳妇怀孕时,他就非常期盼能生个男娃,认为只有男孩才能延续自家血脉。他觉得女孩子以后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孩子的心也会跟着男方,无法延续自家的血脉和姓氏 。
天随人愿,儿媳妇真的为公公家添了个男婴。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孙子上户口时,竟然跟着儿媳妇姓,这让公公大为震惊。
他找到儿子斥责道:“怎么回事?小孙子怎么跟着儿媳妇姓了?跟着我们姓不是天经地义吗?你这是想断了我的血脉吗?”
儿子一直对父亲固执的想法感到叛逆。从读书时起,他就和父亲意见不合,觉得父亲太古板,总是用陈旧的观念来教导自己,所以很多时候都不愿听从。
如今自己的孩子跟着老婆姓,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不都是自己的孩子吗?跟着老婆姓更能体现我的大度,也更能表达我爱老婆的心意,这有利于家庭和谐呀。”
可公公并不认同,他觉得小事上可以依着儿媳妇,但在姓氏这种大是大非上,必须遵循传统,因此坚持要儿媳妇把孙子的名字改过来。
然而,儿媳妇和儿子想法一致,公公未能如愿。毕竟那是孙子,他也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为了安慰公公,儿媳妇说:“我们还会生孩子的,第二个孩子就跟着老公姓,到时候你的血脉不就延续下去了吗?”
公公心想:也罢,反正你们会生二胎,到时候跟着我们姓也行。但他又转念一想:如果第二胎是女孩呢?
孙女嫁出去后,孩子还是跟着男方姓,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家血脉也只能延续两代。
不过孩子还没出生,想太多也没用,于是他便在心里不断祈祷第二个孩子还是男娃。 结果,第二胎生下的是女孩。
公公心中十分憋屈,而儿媳妇和儿子倒是很高兴,觉得一儿一女凑成了“好”字。
公公劝说不动儿子和儿媳妇,内心愈发觉得这件事丢脸,在儿媳妇为第二个孩子举办满月酒时,他终于压不住怒火,上前给了儿媳妇一巴掌。
儿媳妇被打懵了,老公也震惊不已,在场的亲朋好友都吓坏了。在这喜庆的场合,公公的行为实在不妥。且不说孩子跟谁姓丢不丢脸,动手打儿媳妇可是违法的行为。
最后,民警进行调解,严肃批评了公公,并向他普及法律知识:“像这种情况,如果儿媳妇不原谅你,我们可是要罚款拘留的。”
儿媳妇在一旁哭哭啼啼,并不想轻易原谅公公——哪有公公这样对待儿媳妇的?说出去肯定会引起大家的愤恨。
公公自知理亏,虽然心中憋屈,但出手打人确实不对,只好向儿媳妇赔礼道歉。
不过,他仍提出把孙子和孙女的姓氏调换过来,让孙子跟着自家姓,孙女跟着儿媳妇姓。
但儿媳妇只同意原谅公公,不同意改孩子的姓氏,老公也认同妻子的想法,觉得没有必要改,女儿跟着自己姓,他也很高兴。
公公见大局已定,无奈之下只能接受现实。
网友们纷纷劝他:“你都这把年纪了,还操什么心呀?再过几十年,谁还记得这些?何必执着于孙子的姓氏呢?”
一、夫妻有没有权利决定孩子随谁姓?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夫妻完全有权利决定孩子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这是法律赋予他们的平等权利。
公公以传统观念为由,要求孙子必须随父姓,这种做法没有法律依据,干涉了夫妻对孩子姓氏的决定权。
二、如果儿媳不原谅公公,公公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相关处罚规定,以及若构成故意伤害罪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量刑规定。
若儿媳不原谅公公,且公公的打人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公会被处以相应拘留和罚款;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将根据伤害后果面临不同刑期的刑事处罚。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用户18xxx28
法律也会让传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