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一地主购置 50 支手枪与 2000 斤炸药,支持儿子革命,怎料竟惨遭灭门,22 年后,儿子率大军归来却不敢进屋,为什么? 赖家芳,江西一位大地主,原本从贫困农民起家,凭借着辛勤的劳动和经营,逐渐积累了财富。在成为地主之后,赖家芳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苦日子,对乡里的贫苦农民极为同情。他时常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尤其注重教育,甚至将自己的儿子赖传珠送去读书。赖家芳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儿子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赖传珠自小便受父亲熏陶,聪慧且有抱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赖传珠逐渐觉醒,发现自己的家乡以及整个国家的贫苦农民正面临着巨大的压迫和剥削。特别是1927年,得知工人领袖陈赞贤被国民党残忍杀害,赖传珠心中的愤怒与不满达到了顶点。他决定投身革命,寻求改变贫苦农民命运的出路。 同年,赖传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加入共产党后,他决心要为农民和劳苦大众争取权利,并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压迫者的统治。此时,赖传珠的父亲赖家芳对儿子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虽然他深知革命之路艰难险阻,但在儿子坚定的信念面前,他决定全力支持儿子的选择。 1927年夏,江西的天空如同炼狱的火焰,炙热难耐。赖传珠回到他那熟悉的家乡——赣县大埠乡。村庄仍保持着宁静与贫瘠的面貌,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身影透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赖传珠走在向他童年家园的小道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的归来,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这一次,他不仅是赖家芳的儿子,更是一个肩负重任的革命战士。 接见父亲赖家芳时,两人的重逢少了往日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紧张气氛。赖家芳看着儿子面前的军装,眼神中既有骄傲也有忧虑。赖传珠简洁明了地向父亲介绍了他的计划——组织一支队伍,发动一场革命暴动。他详细解释了革命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以及此次行动的战略意义。 赖家芳虽然担忧,但他的决心坚定,立即表示愿意用自己所有的资产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赖家芳的支持不仅仅是言语,他立即行动起来,调动自己的一切资源,购买了50支手枪和2000斤炸药,这些武器和弹药对于当时的农民起义队伍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准备阶段紧张而有序。赖传珠在家族的粮仓中召集了当地的农民,向他们讲解革命的意义,并且分发了粮食,这些粮食是从他父亲的仓库中拿出的,用以稳固人心,也为即将到来的斗争储备能量。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激情,他的目光坚定,农民们被这种决心所感染,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几天后,赖传珠带领的队伍在大埠乡发起了首次攻击。夜色中,村庄的宁静被打破,爆炸声和枪声震撼了整个乡村。赖传珠亲自带队,他们首先攻击了当地的警察局和国民党的驻军点。炸药被用来炸开了警察局的大门,手枪和村民手中的农具成了他们反抗的武器。初期的战斗异常惨烈,但赖传珠的队伍凭借突然袭击获得了暂时的胜利。 就在赖传珠带领队伍撤离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大埠乡。他们对这次未能捕获赖传珠及其队伍感到愤怒,转而将怒火投向了赖家芳及其家人。国民党的报复手段残忍,他们不仅焚烧了赖家的庄园,还屠杀了在场的所有家人。赖家芳在最后时刻仍然保持着对儿子行动的支持,尽管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也没有透露任何关于儿子行踪的信息。 这场屠杀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赖传珠耳中。当他得知家族惨遭杀戮的消息时,心如刀割,但他知道,为了革命,为了那些还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他不能放弃,只能将这份痛楚转化为继续战斗的力量。这场失败的暴动,虽然短暂,却成为了他革命道路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赖传珠加入毛主席领导的队伍后,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干。他参加了多个重要战役,屡次立下战功。在老营盘战役、漳州战役等战斗中,赖传珠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赢得了战友的敬佩,成为了红军的重要指挥官之一。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赖传珠同样积极投身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在抗日战场上,赖传珠指挥的部队屡次获得胜利,并且在1945年取得了显著的战果,解放了32座县城,歼灭了大量伪军,显示了他在战争中的卓越指挥能力。 时间飞逝,1948年平津战役结束后,赖传珠率领的部队跨过长江,开始了南下解放江西的进程。最终,赖传珠带领队伍在1949年成功解放了整个江西省,实现了他父亲生前未能亲眼见到的愿望。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赖传珠心情复杂,百感交集。多年来,革命的艰难历程历历在目,但他明白,今天的一切都离不开父亲的支持与牺牲。 22年后的归来,赖传珠已是站在胜利的顶端的革命者,然而他内心深处依然铭记着父亲的支持与牺牲。父亲为了支持他投身革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这一切的牺牲和痛苦,都成了赖传珠无法抹去的记忆。
1927年,一地主购置50支手枪与2000斤炸药,支持儿子革命,怎料竟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4-29 09:24:41
0
阅读:42